“夜鶯啼綠柳,皓月醒長空。最愛壟頭麥,迎風笑落紅。”
宋人歐陽修的《小滿》,短短二十字,便將小滿時節生機盎然的景象勾勒得淋漓盡致。
而在5月21日,我們就要迎來小滿節氣了,這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八個節氣,也是夏季的第二個節氣。
在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四月中,小滿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滿。”
此時,北方地區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已開始飽滿,但還沒有完全成熟,所以叫小滿。
而在南方,小滿還有“滿”水的含義,民諺有云“小滿大滿江河滿”,反映出小滿時節降水增多,江河漸滿的氣候特征。
那小滿節氣當天下雨好,還是天晴好呢?為何說“不怕小滿雨淋淋,就怕小滿一日晴”呢?小滿節氣晴天有啥預兆,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在過去,農業生產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天氣,農民們通過長期的觀察和實踐,總結出了這些簡潔而實用的諺語,用來指導農事活動。
這句老話“不怕小滿雨淋淋,就怕小滿一日晴”從字面上看,它的意思是說,在小滿時節下雨并不可怕,甚至對農作物的生長有益;但如果小滿這一天是晴天,反而可能會帶來一些不利的影響。
那么,小滿晴天到底不好在哪里?又有哪些預兆呢?
(1)小滿晴天與降水的關聯
在傳統農耕文化里,小滿晴天預示著降水不足。民間有“小滿不滿,無水洗碗”、“小滿不滿,干斷田坎”等說法,其中“小滿不滿”中的第二個“滿”,指的就是雨水的充盈程度。
意思是說,如果小滿這天天氣晴朗,雨水不充足,后續就可能出現干旱,甚至連日常生活用水都成問題,農田里更是會因為缺水而干裂,影響農作物的生長。
不僅如此,小滿晴天還可能預示著芒種時節降水也少。老祖宗們經過長期觀察發現,小滿和芒種的天氣情況存在一定的相關性。
比如農諺說“小滿不滿,芒種不管”,如果小滿時降水不理想,芒種時大概率也不會有充足的雨水。
而芒種時節正是農作物生長的關鍵時期,雨水不足會嚴重影響作物的生長和收成,甚至可能導致整個夏季乃至全年都比較干旱。
(2)小滿晴天對農作物收成的影響
小滿晴天預示著農作物收成欠佳。小滿時節,氣溫升高,農作物生長迅速,不僅需要充足的陽光,更需要適量的雨水。
若此時沒有足夠的降水,農作物就會因缺水而生長受限。例如北方的小麥,正處于灌漿期,對水分的需求較大,干旱會使小麥灌漿不充分,導致籽粒干癟,產量降低。
而南方的水稻,在小滿時節也需要充沛的水分來保證正常的插秧和生長,缺水會影響水稻的分蘗和發育,進而影響最終的收成。
從農業氣象學角度來看,小滿時節持續晴好天氣,對于北方麥區而言,會使土壤水分加速蒸發,當土壤含水量低于小麥灌漿所需的60%-70%閾值時,小麥灌漿生理受阻。
同時,晴熱天氣還可能引發干熱風災害,干熱風會使小麥在短時間內大量失水,導致灌漿提前終止,減產幅度可達20%-30%。
在南方水田,小滿缺雨會打亂副熱帶高壓和東亞季風系統的正常節奏,導致梅雨鋒面推遲,雙季稻區面臨“水荒”,早稻有效分蘗數減少,晚稻育苗也會受到影響,造成產量滑坡。
(3)小滿晴天的其他預兆
小滿晴天,除了與降水和農作物收成相關外,在一些地方的諺語中,還有可能預示著蟲害的發生。
比如“小滿甲子庚辰日,定是蝗蟲損稻禾”,意思是如果小滿時節恰逢甲子日或者庚辰日且天氣晴朗,這一年蝗蟲可能會大量繁殖,對莊稼造成嚴重危害。這是因為干燥的天氣和適宜的溫度,為蝗蟲的繁殖和生長提供了有利條件。
同時在古人看來,小滿節氣就應該下雨,這樣不僅順應了節氣,而且是一個好兆頭。相反,小滿節氣是晴天,那就會認為這樣是不好的預兆。
今年的小滿,我家鄉這邊天氣預報說會下雨,而村里的老人也說大概率會下雨,這就是一個好兆頭。
但是大家也要注意,雖然老祖宗的諺語是基于長期的實踐經驗總結而來,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如今的農業生產已經有了更多的技術手段和應對措施,如灌溉設施的完善、水利工程的建設以及科學的種植管理方法等,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天氣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所以即便你的家鄉小滿節氣沒有下雨,哪怕是大晴天,大家也不要太擔心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