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5月19日下午,在2025年國際乒聯多哈世界乒乓球錦標賽混雙1/16決賽中,中國選手王楚欽的球拍在賽前檢測環節出現受損情況。
國際乒聯(ITTF)就此事件發布聲明。聲明表示,國際乒聯與中國乒協對此高度重視,在當日全部比賽結束后,國際乒聯與中國乒協就該事件舉行了特別會議進行溝通交流。
中國乒協主席王勵勤表達了對該事件的關切,詳細闡述了事件發生后中國乒協所采取的行動,包括第一時間詢問運動員、教練員情況,并與工作人員進行交流,同時代表中國乒協就球拍檢測受損事件提出抗議以及申訴,要求調取監控并且要求調查事件原因。為避免該類事件再次發生,中國乒協提出三點意見,國際乒聯一一進行回應。
球拍檢測這事兒,看似是技術活,實則是心理戰,國際乒聯嘴上說著要完善流程,實際操作還是漏洞百出,王楚欽的遭遇不過是冰山一角。
乒乓球拍對職業選手來說,那就是球員的命根子。
你想想,一個頂級運動員練了十幾年,手上每一分力道、每一寸旋轉都靠那塊板子傳遞。結果賽前檢測,啪,拍子出問題了,換誰都得懵。
王楚欽這次世乒賽混雙前膠皮開了,雖然最后贏了,但這事兒背后難說不是被人針對了。
國際乒聯的檢測流程這幾年越來越嚴。以前就是賽前拿尺子量量厚度,聞聞膠水味。
現在不一樣了,2025年新規加碼,賽前賽后雙重檢查,連底板都要扒開看。賽前要是沒過關,還能換備用拍,但備用拍要是賽后查出問題,直接判負。這規矩狠就狠在,它不給你犯錯的機會。
檢測時,裁判會先看球拍平整度,膠皮厚度不能超過4毫米,多一根頭發絲的厚度都不行。VOC水平也得達標,說白了就是膠水不能有毒。
要是賽前檢測沒過,運動員要么換拍,要么硬著頭皮用,賭賽后檢查時沒問題。但沒人敢賭,萬一輸了比賽還背個違規,得不償失。
王楚欽這次的情況更邪門,拍子是在檢測環節受損的。膠皮開了,你說怪誰?中國乒協直接抗議,要求全程有人盯著檢測,換更大的信封裝拍子,最好還能錄像。
國際乒聯嘴上答應改進,但實際操作還是老樣子。這事兒說白了,就是流程不夠透明,運動員的裝備安全沒保障。
換拍對選手的影響,比想象中大多了。張怡寧當年奧運會用備用拍打馮天薇,硬得像鞋底,愣是咬著牙打贏比賽,賽后吐槽“跟用假肢打球似的”,差一點就翻車。
馬琳有一次臨時拿王皓的拍子上場,雖然贏了,但賽后也說驚出一身冷汗。職業選手的拍子都是量身定制的,膠皮硬度、底板彈性,甚至握把的粗細,差一點手感就全變了。
備用球拍就像臨時借來的鞋子,合不合腳全看運氣,關鍵時刻掉鏈子的概率比中彩票還高。你讓C羅穿別人的球鞋踢世界杯試試?一個道理。
有些人覺得,頂級選手只要技術過硬,換拍也能贏。但高手過招,勝負就在毫厘之間。拍子不順手,發力角度偏一點,旋轉弱一分,結果可能就是天差地別。
國際乒聯檢測搞得這么嚴,無非是想公平競賽。有運動員就曾經因為拍子厚了一點點,贏了的比賽直接被取消成績,你說冤不冤?可規矩就是規矩,沒人情可講。
但問題是,檢測流程本身是不是公平?王楚欽的拍子怎么壞的?誰負責?這些問題不解決,運動員永遠提心吊膽。比賽拼的是實力,不該讓裝備問題成為勝負手。
中國乒協這次反應賊快,直接甩出三點要求:派人盯著檢測、換大號容器裝球拍、全程錄像留證據。國際乒聯倒是接招了,答應以后用A4大信封裝拍子,但全程錄像暫時搞不定。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是典型的事后打補丁,有人真要有心搞事,防不勝防。
球拍檢測這事兒,本質上是個平衡術。太松了,有人作弊;太嚴了,誤傷無辜。國際乒聯一邊喊著公平公正,一邊被各國協會扯著袖子提意見,兩邊都吃力不討好。
這次王楚欽的拍子壞了,如果能倒逼出流程改進,也算壞事變好事。只是苦了我們的運動員,成了制度試錯的試驗品。
球拍是運動員的武器,檢測不該成為他們的噩夢。規矩越嚴,越要讓人心服口服。真正的體育精神,不該被那些卑鄙的盤外招綁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