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剛下談判桌,特朗普的“心腹”就提前對外放風,稱美國正在重啟對華關系,未來90天還有大事要談,釋放了什么信號?
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凱文·哈西特和美國總統特朗普
中美這一輪“關稅戰”,看得出來,特朗普是真的被打疼了。在宣布減去91%的對華關稅之后,特朗普的心腹、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負責人哈西特,在接受采訪時又公開放風,說他們正急著“重啟”對華關系,并在未來90天內尋求跟中國達成一份“更廣泛的文件”。
看得出,這一輪關稅戰打下來,特朗普團隊至少吃到了兩個教訓。
第一,就是千萬別想通過關稅訛詐,來迫使中國讓步,針對中國搞霸權主義那一套,最后的結果,只會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第二,就是中美之間需要建立高級別的溝通機制。
在揮動“對等關稅”大棒之前,特朗普對溝通這件事,明顯是不那么看重的。在他看來,只要自己極限施壓,那么全世界都會急著拿出最好的條件,排著隊來跟美國談判。
但事實證明他想錯了,到最后,反而是美國自己組織了高級代表團,主動提出請求,想跟中方見一面。
中美會談
中美代表在瑞士見面之后,美國財長貝森特還對媒體抱怨,說如果中美之間能夠早點有效溝通,那么4月2日的“貿易戰“,根本就不至于升級到后來那么糟糕的情況。
美國這種說法,純屬惡人先告狀。明明是美國自己先甩出一悶棍,想要搞“突然襲擊”,結果襲擊不成反被打,就開始抱怨對方“不該還手”。
不過,盡管美方在口頭上還不忘甩鍋推責,給自己找補,但實際行動上,卻已經朝著取消對華關稅邁出了一大步。
但需要注意的是,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負責人哈西特所說的“盡快會談”,也未必全是積極方向的談。這屆美國政府的政策路線,具有高度不確定性,這已經是全球公認的事實了。
一來,特朗普本人以及他的團隊,在做決策的時候相當情緒化,而且受到美國國內政治的高度制約。
特朗普和團隊成員
基于這一前提,特朗普團隊在制定對外政策的時候,第一反應想到的不是美國該怎么和其他國家打交道,而是這么做之后,特朗普的支持者和反對者們會有怎樣的反應。
這就導致特朗普的決策,缺乏科學性和連貫性,容易“想一出是一出”。90天的談判窗口期,對于特朗普來說,還是太長了,足夠他變很多次卦。
二來,特朗普高度推崇所謂的“極限施壓”。如今,在中美的第一輪博弈中,他被中國的反擊打疼了,所以選擇讓步。
但在中國點頭同意跟美國接觸之后,他極有可能故態復萌,繼續拋出新的條件,希望試探中國的底線,看看能不能繼續占點“小便宜”。
所以,中美接下來的談判之路,或許會因為美國的態度變化,而充滿未知數。
當然,面對特朗普政府,我們也有自己的策略。總結一句話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美國盡可以在談判中“反復橫跳”,但中國有自己的發展節奏,絕對不會隨著美國起舞。
港口貿易
如果他們愿意釋放善意,那我們也樂意相向而行,但如果他們又想要跟4月份一樣,一上來就蠻橫無理、揮動關稅大棒,那么不好意思,他們只會踢到鐵板。
總而言之,這一輪關稅博弈,不但讓美國認清了自己的實力,也讓中國試出了美國的虛實,不由得讓人感嘆一句,時代是真的變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