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中國民政部發布公告,根據國務院地名管理有關規定,會同有關部門對我國藏南地區部分地名進行了標準化處理,正式公布第五批增補藏南地區公開使用地名,共27個。
消息一經傳出,印度外交部迅速回應,并發表一份聲明稱印度拒絕中國對所謂“阿魯納恰爾邦”(藏南地區)多處地點重新命名。印外交部發言人蘭迪爾?賈伊斯瓦爾還言辭激烈地表示,我們注意到,中國堅持試圖為印度‘阿魯納恰爾邦’的地名命名,這種做法無疑是“徒勞”的,我們堅決反對此類企圖。”
同時,印度外交部還不忘強調,稱一個別出心裁的名稱無法改變“阿魯納恰爾邦”的過去、現在、將來永遠都是印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印度方面顯然是想要通過這樣強硬的聲明,來顯示其對所謂“阿魯納恰爾邦”的非法主權聲索。
但是,印度的反對在我們看來,無疑是毫無道理且非法的。5月14日,外交部發言人林劍主持例行記者會時,針對路透社記者關于印度反對中國對藏南地區多處地點進行重新命名的提問,用一句話明確回擊道:“中國政府對藏南地區部分地名進行了標準化處理,這完全是中國主權范圍內的事。”藏南地區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國對其進行地名標準化處理,是在行使自己的主權,印度無權干涉。
回溯歷史,藏南地區的歸屬問題有著清晰的脈絡。自元朝始,中央政權一直對西藏地區行使著有效管轄,藏南地區作為西藏的一部分,自然也在中國主權范圍之內。1913年至1914年,英國在中印邊境問題上搞出非法的“麥克馬洪線”,企圖將藏南地區從中國分裂出去,但歷屆中國政府都從未承認過這條非法的分界線。
印度在獨立后,繼承了英國殖民主義的非法且錯誤的遺產,非法侵占我藏南地區,并在1987年單方面宣布成立所謂的“阿魯納恰爾邦”,這一行為嚴重侵犯了中國的領土主權,是對國際法和國際關系基本準則的公然踐踏。
在行政管理方面,詳細、準確的地名體系有助于我們更好地對藏南地區進行管理規劃。盡管藏南地區目前部分被印度非法侵占,但中國從未放棄對這一地區的主權主張,提前做好行政管理的基礎工作,可以為未來全面恢復行使主權后的治理打下堅實基礎。
反觀印度,其在藏南地區問題上一直采取錯誤的立場和行動。近年來,印度在邊境地區小動作不斷,試圖通過軍事對峙、輿論炒作等手段,強化其對藏南地區的非法主張。在國際輿論場中,印度的行為也逐漸被外界看清“在地區搞小霸權”的本質。
中國在藏南地區問題上始終保持著堅定的立場,同時也一直致力于通過和平談判的方式解決與印度的邊境爭端。2024年10月,兩國正式就邊境巡邏問題達成協議;同年10月23日,中方最高層和印度總理莫迪在喀山金磚峰會期間舉行會晤,雙方同意發揮好兩國邊界問題特別代表會晤機制作用,共同維護邊境安寧,尋求公平合理的解決方案。
然而,印度一方面在與中國進行外交溝通,尋求緩解邊境緊張局勢;另一方面卻又在一些具體問題上采取不恰當的對抗態度,這種矛盾的做法不利于中印邊境問題的妥善解決。希望印度能夠尊重歷史事實,摒棄錯誤的立場和做法,與中國共同努力,推動邊境問題的和平、妥善解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