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聯邦政府總理米舒斯京4月在財政部會議上公布,去年俄羅斯經濟保持了4.3%高速增長!
人們不禁疑惑:難道這世上真的存在頂住國際制裁,在戰爭中越打越富的奇跡?
然而,最近在歐洲圈傳開的一份報告卻打破了這一說法。它揭示俄羅斯真實情況,怕是遠非俄官方宣傳的那么風光。
“虛假”俄羅斯?
這份由斯德哥爾摩轉型經濟研究所提交給歐盟的報告,卻闡述了一個與俄羅斯官方完全相悖的觀點:俄羅斯經濟實際正處于一個日益不穩定的狀態。
其實在俄羅斯公布2024年全年GDP增長數據之前的1月份,總統普京就表示俄羅斯2024年度的財政赤字只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7%,一切都在可接受范圍內。
特別是石油和天然氣的收入增長,為俄羅斯財政提供了高達25萬億盧布以上的貢獻。該金額不但大大超出了政府預期,同時還為俄羅斯擺脫外部市場價格干擾、形成穩定收入來源打下了基礎。
但歐盟的報告對這一增長提出了質疑,認為俄羅斯不過是使用了一種叫做“購買力平價”的算法拉高了數字,目的只是為了數據上的風光和說法上的體面。
這些漂亮數字的背后,往往是民生支出的壓縮。
也就是說,俄羅斯在加大軍費支出、帶動軍工產業增長的代價,是俄羅斯民眾的養老金嚴重縮水、醫療資源異常緊張、教育投入大幅削減等。
此外,還有對公眾生活影響最直接的生存物資與日常用品的漲價,以及普通崗位工資收入的滯漲和減少。
俄官方公布的僅9%的通脹率和俄央行所實施的高達21%的利率,也從側面證明了俄羅斯經濟的真實狀況。
正如經濟學家貝克爾所說,沒有哪個正常的央行敢設置高出通脹率十幾個點的利率,除非實際通脹率比公布出來的高。
想想這也很正常,不斷攀高的軍費開支,疊加一輪比一輪嚴厲的經濟制裁,自然需要犧牲民生來為此買單。
而俄羅斯又是一個經濟結構較為單一的國家,高度依賴于自身的能源出口。歐盟制裁以及被踢出SWIFT系統,勢必會導致能源出口的收入大幅下降。
盡管俄羅斯可以通過其他方式和本幣結算渠道繞過制裁,但其效果也必然會大打折扣。
至于俄官方所謂的制造業增長,主要局限于軍工生產方面。這種增長也只適用于維持必要的戰時經濟,無法代表整體經濟的健康發展。
當然,歐盟的這份報告旨在為其對俄羅斯實施新一輪制裁提供理論支持。
在其擬定的第17輪制裁中,將重點針對俄羅斯能源出口的隱秘運輸方式和其他結算渠道,進一步堵死俄羅斯的能源收入。
如果那樣的話,俄羅斯面臨的問題將會比現在更加嚴重。
俄羅斯“很難”
假如戰爭仍要持續,歐盟新一輪的制裁必將來臨,接下來俄羅斯的社會問題也會隨之越來越嚴重。
為了繼續維持住龐大的軍費開支,俄羅斯政府必須要進一步削減社會福利。這將導致民生問題擴大發酵,食品與生活必需品的價格也會加劇上漲。
同時,戰爭帶來的兵員消耗和人口危機也將爆發。此前俄羅斯就已經進入了人口負增長階段,三年的戰爭使人口負增長趨勢不斷惡化,且對人口年齡結構也產生了負面影響。
此外,由于俄羅斯之前于偏遠地區征兵的比例遠高于莫斯科地區,致使莫斯科與地方民族的裂痕正在加深,隨時可能激發矛盾沖突。
而這種矛盾沖突很可能會造成普京政權的不穩定,引起地方官員和軍隊高層的相互問責,反對派也會趁勢發難。
但最主要的還是經濟困境,俄羅斯目前的這種戰時經濟肯定不具備持續性。其帶來的畸形增長和民生萎縮,將會影響俄羅斯未來10至20年的發展。
俄羅斯雖然一直在力求加強與中國、伊朗、朝鮮等國家的貿易合作,但很多項目常常因成本和地緣問題而受阻。
因此無論怎么看,俄羅斯都得在未來的幾年里接受經濟失衡、社會疲敝、政治壓抑、軍事消耗、外交孤立等問題的嚴峻考驗了。
延綿不絕的戰爭,不僅危害著戰場上的生命,還會把后方民眾的生活和國家的未來,都放在戰車下反復碾壓。
而俄羅斯想要走出困境,唯有回到和平發展的道路上來才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