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300多人到5000多人,畢業生人數翻倍增長,但就業率卻始終穩居省內同類院校前列!臨沂科技職業學院憑借啥,讓學生畢業就能捧上“好飯碗”?答案就藏在學校構建的多維就業生態里。近年來,學校以精準的就業舉措、深度的校企合作和顯著的育人成效,為區域經濟發展源源不斷地輸送了大批技術技能人才,成為職業教育領域的佼佼者。
專業緊跟產業走 全員出動找崗位
當下,就業市場競爭愈發激烈,高校畢業生數量逐年攀升,企業對人才的要求也水漲船高。部分學生的職業技能與素養難以契合企業需求,就業信息不對稱問題也較為突出,學生獲取全面準確就業信息的渠道有限,企業同樣面臨難以尋覓合適人才的困境。
面對這些挑戰,臨沂科技職業學院積極作為,打出了一套漂亮的“組合拳”。在就業指導與服務方面,學校開設了系統的就業指導課程,涵蓋職業規劃、求職技巧、面試經驗等全方位內容,為學生提供專業且實用的指導。同時,舉辦各類就業講座和培訓活動,邀請企業專家和優秀校友分享寶貴經驗,助力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
專業設置是教育與產業之間的關鍵紐帶。作為山東省首批產教融合示范校,臨沂科技職業學院緊密圍繞臨沂“先進工業強市”“商倉流園一體化”等戰略,動態優化專業布局。智能制造專業群精準對接工程機械產業集群,智慧商貿物流專業群全力服務“中國物流之都”建設,現代農業專業群則聚焦鄉村振興中的特色農業發展。這種“產業需求導向”的專業調整機制,使畢業生專業對口率逐年提升,真正實現了畢業就能直接“上手干活”,無縫對接企業需求。
“2023屆畢業生1300余人,2024屆畢業生3000余人,就業率一直處于省內同類院校中上水平。”臨沂科技職業學院招生就業處副處長彭洪林自豪地說。亮眼的數據背后,靠的是學校從上到下“全員促就業”的拼勁。臨沂科技職業學院將就業視為 “一把手工程”,學校領導帶頭走訪企業,系部負責人對接產業需求,輔導員全程跟蹤指導,形成上下貫通的就業服務網絡。僅2024年,三級訪企拓崗團隊便走訪企業200余家,為畢業生挖掘優質崗位,讓“走出去”的調研成果轉化為“引進來”的就業機會。
校企聯手育人才 “訂單培養”穩就業
在臨沂科技職業學院,校企合作不是簡單地安排實習,而是實打實的“深度綁定”。拿“訂單班”來說,學校與施可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企業從學生入學就參與課程設計,明確告訴學校崗位需要啥技能,學生一入學就簽就業意向書,畢業直接進企業,妥妥的“入學即入職”。
智能制造系包裝工程技術專業軟包裝方向與山東亞新、碧海包裝等龍頭企業聯合探索“校企共生”模式,校企共建專兼職教師隊伍、開發特色教材,采用“三階段進階”培養模式,把學生技能打磨得杠杠的。
信息工程系則攜手華為、博賽成立“鴻蒙生態聯合創新開發中心”,引入認證課程體系、搭建一體化平臺,學生在這里跟著項目學本事、搞創新,還做出了不少成果,進企業直接就能派上用場。這些創新模式為人才培養與產業發展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有力支撐。
張彥春是臨沂科技職業學院現代農業技術專業的優秀畢業生代表。2023 年畢業后,他創辦山東燕春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專注海棠花品種研發。在張彥春眼中,花卉產業是兼具美感與潛力的朝陽產業。隨著生活水平提升,花卉在節慶裝飾、家居辦公場景中的需求持續增長,成為 “美麗經濟” 的重要載體。
“學生會工作培養的管理能力、專業課程傳授的土壤肥料學知識、導師搭建的行業資源網,讓我從創業初期就少走了不少彎路。”談及學校學習經歷對創業的助力,張彥春十分感激。
“職業教育同樣能夠培養出高素質人才,關鍵在于個人是否愿意沉下心來鉆研、腳踏實地奮斗。”作為創業者,張彥春始終心系母校,不僅主動為優秀畢業生提供了就業機會,對于學校人才培養,他建議增加 “沉浸式” 實踐課程,讓學生盡早走進企業參與真實項目,在實操中打磨執行力。同時他還建議學弟學妹們,專業技術人才要“專而精”,在細分領域深耕細作;管理人員則要“廣而全”,掌握多行業知識。要始終保持不斷學習的態度,將專業知識轉化為實際生產力,緊跟行業發展的步伐。
線上線下齊發力 就業服務 “一條龍”
為了讓學生找工作更省心,臨沂科技職業學院還使出了 “線上 + 線下” 的組合拳。“學校自主研發臨沂市首款面向畢業生的就業服務平臺 ——《臨科就業一點通》,就像一個 24 小時不打烊的 ‘就業超市’,學校提前將應屆畢業生信息錄入平臺,用人單位可隨時發布招聘需求,平臺通過雙向精準推送,學生點點手機就能看到合適崗位,系統還會根據雙方需求精準牽線搭橋。”招生就業處趙亞楠老師說。
在線下,學校把招聘會直接開到校園里。積極舉辦校園招聘及雙選會,精挑細選那些規模大、待遇好的企業來校招聘,學生不用東奔西走,在學校里就能和企業面對面聊薪資、談發展。靠著 “線上平臺精準匹配 + 線下招聘深度對接”的模式,學生找工作的路子越走越寬,穩穩實現了高質量就業。
從“入學即入職”的訂單班到指尖上的“就業超市”,在臨沂科技職業學院,沒有千篇一律的流水線教育,有的是專業圍著產業轉的精準導航,是校企聯手鍛造的真本領,更是每個學生都能被看見、被匹配的就業服務生態。這才是職業教育該有的 “煙火氣”,也是咱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的 “成才路”。
來源:大眾網 作者:王艷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