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高考只有十五天啦,學校的二模三模也即將進行。老哥兩個小孩已經高考完,從兩個小孩訴說他們對模擬考試的理解,感覺有一定道理,所以與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大的是女孩,她曾經說過,高考前兩個月時,曾經崩潰過,讓自己都懷疑。畢竟高二因報名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而參加過一次高考,那次只夠上211的分數線。高三時基本穩定年級前五,大部分考試是與另外一位校友爭奪年級第一。不知道那幾次考試為何,考得那么慘。老師找她分析問題時,她直接回絕:老師,我比你還急,讓我自己慢慢調整過來吧。作為父母幾年后才知道,有點遺憾。高中以后,因她成績較為穩定,所以我們很少討論她的學習包括成績。
后來三次模擬考試,我看到考的是有史以來最高分。等到高考后估分時,我預估會跟這個分數差不多,她自己預估要悲觀一點,實際成績出來,的確跟我預估的差不多。
小的這個對他三次模擬考試記憶較為深刻。因參加競賽,停課一年時間,回歸高考只有五個月,成績起起落落,不穩定。偏偏在五一一模最難的時候,他考得很好,年級裸分第一,賦分第二。二模三模只有分數,不再排名。但看到分數,有點慶幸,幸虧排名下來啦,否則高考會考砸。因為一模很難,數理化拉分很容易,避免大家驕傲自滿。二模試題難度接近高考,三模為樹立信心,題相對容易。二模三模因為數理化相對容易,對于語文較差的學生,就沒有什么優勢,也就沒有計較這些考試成績好壞。只是希望能打壓孩子的傲氣,因為一模后五一假期時聊天,感到他有點小驕傲。
高考時,的確出了意外。他自己清楚數學物理出了較大失誤,預估的分數遠遠低于二模三模分數,我預估相對樂觀。高考成績出來后,的確跟他預估的一樣。幸虧有競賽獎牌保底,才進了理想高校。
總體來說,我們從小培養兩個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解決,所以我們很少為他們的學習操心,只是把我們的期望告訴他們,至于如何完成是他們自己事情。所以我們家從來不陪讀,也不陪考,都是他們自己面對。
但等他們上大學后,就發現很大的失落,他們不再跟父母那么親近啦。如果說要是一次性把大學四年學費生活費給他們,他們可能一次電話都不會打給我們。
現在我們面對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培養家人之間的親情,還在摸索之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