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高考季,全國統一命題的話題總會引發家長們的激烈討論,不少學生和家長心中都埋藏著這樣一個疑問:為什么不能全國用一張試卷?畢竟高校錄取是針對所有省份的,似乎全國統一命題才能更好的保證高考的公平。
而2025年最新公布的高考難度表再次將同學和家長們的疑問推上熱搜,數據表格將不同省份的錄取難度體現的淋漓盡致,天津的985院校錄取率高達5.8%,而某些省份甚至不足1%。這也讓家長們再次發出質疑:明明是競爭同一批大學名額,卻要面對不同難度的考卷,這公平嗎?
根據表格的數據顯示,一本錄取率最高的地區是北京,高達42.3%,就連211高校的錄取率,北京也遙遙領先,15.3%的數據也將北京的教育又是體現的尤為明顯,雖然在985錄取率中,北京的數據不如天津,但從整體數據來看,北京相較于天津還是更有優勢。
2025年高考難度表出爐,河南倒數第七,后3名堪稱“地域級別”
除了北京和天津之外,上海的錄取數據也非常吸引人,一本錄取率達到了29%,211、985大學的錄取率也分別在13.6%和4.4%,這也是為什么多數家長都認為,這三大直轄市的高考難度相對“簡單”。
一本錄取率高達33.64%是什么概念呢?這意味著在天津,每三個考生中就有一個能上一本,其實追本溯源,關于這這個直轄市高考難度偏低的原因,大家也有所了解。
一方面是優質教育資源的集中,直轄市擁有更多的重點大學和優質中學,師資力量雄厚,教學設施完善,學生從小就能接觸到更開闊的視野和更豐富的學習資源,另一方面則是城市發展水平的差異,這三個直轄市的經濟發展水平相對領先,經濟與教育的發展本就是相輔相成的,二者相互作用影響下才有了如今的數據體現。
而正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對比三所直轄市的錄取率,河南省的985大學錄取率僅為1.1%。
不少家長看到這張表格的數據后,感到非常好奇:為什么青海、寧夏、新疆等西部地區的錄取率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差?這跟西部地區的地域特點和政策扶持有很大關系。
由于地廣人稀,青海、寧夏、新疆等西部地區參加高考的人數相對較少,加上國家政策的傾斜和特殊專項計劃的支持,這些地區的學生進入重點大學的機會反而高于一些中部省份。
高考的錄取率體現了高考的難度,卻并非是單一因素能夠決定的
值得一提的是,江蘇的高考錄取率排名僅在中游位置,作為教育大省,江蘇的高中教育質量全國領先,學生整體素質優秀,可令人唏噓的是,這樣優質的教育質量卻并沒有在錄取率中有較高的體現。
究其原因,離不開內部競爭的異常激烈,江蘇考生要想脫穎而出,需要付出比其他省份更多的努力。對于江蘇省的考生而言,他們也不得不面對這樣的現實:或許以自己的實力,放到別的省份已經是“尖子生”的水平了,可在江蘇的競爭環境下,也只能算是普通學生的水平。
可見不同地區的錄取率,往往是受到不同因素影響的,教育資源豐富的地區也會因為內部競爭的過于激烈,導致優質生源的高度集中,反而提高了學生們考入名校的難度和門檻。
除此之外,還有不少經濟發展相對之后、優質教育資源也比較匱乏的地區,貴州就是很典型的例子。這些地區本地高水平大學數量有限,若當地學生想要進入名校,大多需要跨省報考,而外省高校對這些地區的招生計劃相對有限,因此這些地區的考生想考入名校,往往要比其他省份的學生高出30—50分的努力才能實現。
如果說錄取率的數據是體現高考難易程度的最直觀體現,那么分析了這幾個省份的背后因素,相信家長們也能明白,高考的難易程度不是靠某個單獨因素影響的,而是多種復雜因素綜合作用導致的。
可見家長們對于全國高考統一命題的設想顯然是不現實的,表面的公平往往會加劇不公的現象,教育資源豐富的地區優勢會被不斷放大,而那些教育資源匱乏的地區,學生們也會更難考入名校。
為了平衡這種差異,但近年來國家通過各種舉措正在努力改變這種狀況,如支持中西部高校發展、實施專項計劃招生、增加農村學生專項名額等,這些舉措都能助力教育的平衡發展,幫助更多學生實現自己的名校夢想。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所有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