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狀星團是銀河系中最古老的天體之一,通常由數百萬顆恒星組成,其中包括脈沖星。這些高度磁化的脈沖星會以驚人的精度,發出規律的電磁脈沖信號。在銀河系深處,這些球狀星團,靜靜守護著億萬年前的宇宙密碼。
“中國天眼”FAST(水)聯手南非平方公里陣先到陣列MeerKAT(火)揭秘銀河系球狀星團(圓圈)中的磁場和介質。(李菂團隊制作、提供)
近日,中國“天眼”FAST與南非MeerKAT望遠鏡首次聯手,兩臺望遠鏡跨越半球,共探古老星團的隱藏秘密。正如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中水火交融、照亮天地,相關成果以封面文章形式刊發于5月20日的《科學通報》。
論文通迅作者、清華大學講席教授、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FAST原首席科學家李菂告訴《中國科學報》,“FAST 與 MeerKAT 不僅持續發現球狀星團中的脈沖星,還勾勒出銀河磁場的“精細紋路”。這對“水火搭檔”還將在未來追蹤脈沖星突變、研究星際湍流,甚至探索地外文明的可能信號。”
FAST的500 米口徑反射面如敖丙的“盤龍冰錘”,沉穩佇立在貴州的雨霧山巔,擅長捕捉最微弱的宇宙漣漪 — 那些來自數百萬光年外的脈沖星信號;MeerKAT 的 64 面天線陣則如哪吒投出的“火尖槍陣”,在南非卡魯高原的烈陽下閃爍,專注追蹤更廣闊天區中的信號,任何氣體電離產生的偏振變化,都逃不過它的“火眼金睛”。
當敖丙的“盤龍冰錘”與哪吒的“火尖槍”同步瞄準,8個球狀星團成為他們的“試煉場”。天眼與火眼協力觀測了43顆脈沖星,并測得它們的偏振旋轉量—衡量宇宙磁場強度的關鍵指標。這項成果讓全球相關樣本數量翻倍,也繪制出更清晰的銀河磁場圖譜。
理論預測,這些古老星團應充滿恒星演化后的電離氣體,然而除杜鵑座四十七星團外,其余幾乎“空無一物”—仿佛有某種無形“妖怪”吞噬了它們的“生氣”。李菂團隊的推測,藏在星團深處的“妖怪”可能是:白矮星(恒星演化末期的致密天體),噴出高速星風如無數宇宙吹風機;熱星(通常指表面溫度高于太陽等普通恒星的恒星),釋放紫外線,如哪吒的“三昧真火”令氣體蒸發。一切仍待更多觀測驗證。新的天文發現總是帶來更多的疑難天問。
李菂表示,解讀星團的秘密,不只是了解恒星的命運,更像是窺見銀河系童年記憶的一面鏡子,其中或許藏著星系誕生的終極答案。哪吒水火交融的神話,到現實中“天眼”與“火眼”的跨越合作,人類對未知的好奇從未止步。探索宇宙,或許正是人類最浪漫的逆天改命。
相關論文信息: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095927325002518?via%3Dihub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