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教育幫扶是一場溫暖的接力。從“助力”到“托底”,眾多甘為人梯的教育工作者跨越崇山,他們以知識為舟、愛心為槳,為推動萬源市教育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揚起乘風破浪的帆。“教育幫扶故事匯”,用文字記錄那些平凡而偉大的歷程,講述教育幫扶路上的溫暖與力量。
用愛點亮希望——達州高新中學溫仕娟的教育幫扶故事
在教育的田野上,教師如同辛勤的耕耘者,用愛與智慧澆灌著每一朵希望之花。2024 年 9 月,溫仕娟老師帶著這份使命,來到萬源黃鐘中學,開啟了一場意義非凡的托底幫扶駐教之旅。
一束微光,照亮迷途心靈
初見邱子昂,他活潑好動,上課時總是積極舉手發言,但隨著時間推移,溫仕娟發現他背后隱藏的“問題”:父母常年不在家,他跟著出嫁的姐姐生活,缺乏家庭關愛,學習習慣差,上課經常干擾同學。為了讓他改正,溫仕娟先是給他安排了獨自一人的“特殊”座位,但他渴望關注的眼神讓溫仕娟意識到,他需要的不僅僅是紀律約束,更是愛與關懷。于是,溫仕娟開始主動接近他。辦公室里,時而嚴厲批評,時而溫和鼓勵,甚至像對待自己孩子一樣給他買小零食。漸漸地,邱子昂變了,不再故意大聲回答問題,不再打擾同學,期末考試英語成績更是考到了90多分。這個曾經的“問題孩子”,在溫仕娟的關愛與引導下,邁出了成長的關鍵一步。
春風化雨,重建人生自信
張然,一個從小失去父母、由爺爺奶奶帶大的女孩,極度缺乏自信,不知道如何與同學相處,經常鬧矛盾。面對這樣的孩子,溫仕娟給予了她母愛般的關懷,用語言鼓勵她,用眼神肯定她,甚至把自己家女兒沒穿過的衣服送給她,教她如何與同學相處,還委派她在英語課前管理多媒體開關,讓她在班級中找到存在感和價值感。慢慢地,張然變得開朗自信,學習也有了動力,期末考試各科都取得優異成績。溫仕娟的愛,如同春日暖陽,驅散了張然心中的陰霾,照亮了她的成長之路。
靜待花開,構建成長系統
像邱子昂和張然這樣的孩子,在溫仕娟幫扶的班級里還有很多。他們大多是留守兒童,生活和學習習慣差,基礎薄弱。溫仕娟深知,只有因材施教,才能真正幫助他們成長。于是,她對學生進行分類教育、分層教學,建立了學習幫扶小組,劃分了 12 個組,每位組長負責 2 到 3 個同學,做到問題日日清,任務日日結。她努力營造學生之間親密無間、相互幫扶、取長補短的良好氛圍,減輕基礎差的孩子的心理壓力,讓他們在同學的真誠幫助下不斷進步。溫仕娟從不吝嗇對學生的表揚和鼓勵,只要孩子們有一點點進步,她就會在班上大力表揚,并發動全班同學為進步的孩子鼓掌。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孩子們的成績有了顯著提升。
溫仕娟老師的教育幫扶故事,是愛與責任的生動詮釋,是教育公平理念的有力踐行。她用實際行動證明,每一個孩子都值得被關愛,每一個孩子都有無限的潛力等待挖掘。在未來的日子里,相信會有更多像溫仕娟這樣的教育工作者,投身于教育幫扶事業,用愛與智慧點亮更多孩子的未來,共同書寫教育的華彩篇章。
來源:達州教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