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姐,快看,老高又參與救援了。”在車間倉儲管理科辦公室,小趙舉著手機快步沖了進來。朋友圈里那個把傷者抬上救護車的熟悉身影,正是他們的同事高志宏。這位來自云南中煙紅塔集團大理卷煙廠倉儲管理員,在業務生活中同樣書寫著擔當。
那天是4月12日,當天空還泛著魚肚白,高志宏早早收拾好騎行裝備,他們此行是騎行到麗江石鼓鎮。作為“逸行騎行團”的骨干成員,他特意檢查了急救包和工具。這是多年參加戶外運動養成的習慣。“出門在外,安全第一,多備點東西心里踏實。”他常對隊友念叨。
當日下午騎行隊經過劍川境內時,天空中忽然飄起了小雨,山路變得濕滑泥濘。高志宏主動騎到隊伍最前方,提醒隊友:“減速,保持車距!”話音未落,在距離劍川縣城500米左右的一個急彎坡道,猛然出現了這樣一幕:一輛白色貨車側翻卡在隔離墩與道路指示桿之間,車頭懸空搖搖欲墜,發動機仍在轟鳴,滿地破碎的西瓜瓤混著雨水,看上去一片狼藉。
“救命!幫幫我們!”一名渾身濕透的女子踉蹌著沖向騎行隊伍。高志宏猛蹬腳踏率先沖上前,只見車內副駕駛位下方躺著一名昏迷男子,額頭血跡順著雨水蜿蜒。
“老王帶人設置警示標識!小李立即撥打120、122!張姐跟我來!”倉儲安全管理工作錘煉的應急機制瞬間啟動。他半跪在泥水中探查傷員頸動脈:“呼吸平穩,還活著!”他的聲音像定海神針,讓慌亂的大家一下子有了主心骨。
雨越下越大,氣溫驟降至8℃。“藍天救援隊”出身的騎友老黃抽出騎行服墊住傷員頭部,眾人撐起防雨布搭建臨時庇護所。高志宏脫下沖鋒衣裹住瑟瑟發抖的女子,自己僅著單衣跪在泥濘里,雙手緊握傷員手掌實施“生命體征呼喚法”。
救援現場
“兄弟,堅持住!救護車馬上到。”“不能睡,你媳婦還等你回家!”帶著大理方言的呼喚穿透雨幕,與傷者微弱的脈搏形成共振。40分鐘,2400秒,高志宏用體溫和信念筑起生命通道,直到救護車刺破雨簾的鳴笛聲響起。
雨過天晴,高志宏等人幫著把傷者抬上救護車,得知其生命無礙后,大家都長舒一口氣,再次踏上了預定的行程。
有人問他:“救人時不怕危險嗎?”當問及救援動機時,高志宏爽朗的聲音里透著大理漢子的淳樸:“看到有人遇險,只想著趕緊救人,來不及想那么多。”無論是倉儲崗位工作的嚴謹,還是騎行途中救人的果斷,亦或是洱海邊救人的本能,都是高志宏責任擔當的延伸。多年來,他參與蒼山迷途驢友搜救4 次 ;洱海溺水者緊急施救11 次;獲交通運輸部中國海上搜救中心2016年度海上搜救獎勵;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春城晚報第415期正能量獎章;大理州見義勇為先進個人獎章。
2017年12月28日,大理卷煙廠職工高志宏(左2)獲交通運輸部海上搜救中心見義勇為獎勵現場(1)
如今在業余空閑時間,高志宏還是會出現在他的“驢友群”“游泳群”“健身群”組織的活動中,他的隨身挎包里永遠備著救生哨和急救包,他說,只要有需要,自己隨時都愿意挺身而出。
(圖片由云南中煙紅塔集團大理卷煙廠 李燕授權提供)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