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段來,惠來縣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立足本地豐富文化資源,通過完善保護體系、拓展傳播渠道、創新發展模式等舉措,推動非遺保護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為文化高質量發展與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惠來縣建立健全非遺傳承保護體系,系統性開展普查、申報與傳承工作。工作人員深入縣域各地,挖掘傳統技藝傳承人及散落的非遺項目。截至目前,該縣已培育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79人,其中1人申報國家級傳承人(已公示待公布),省級、市級、縣級傳承人分別達6人、34人、38人;累計成功申報68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涵蓋傳統技藝、傳統美食等領域,其中,惠來九鱷舞憑借獨特舞蹈形式與文化內涵,成為聯結鄉情、對外交流的重要載體;隆江豬腳制作技藝以獨特配方和精湛手法,成為惠來美食的特色名片。
惠來九鱷舞
惠來隆江豬腳
為提升惠來非遺的社會認知度與影響力,該縣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積極拓展傳播路徑:一方面,組織非遺進校園、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展演、非遺保護成果圖片展等活動,并持續推進“戲曲進鄉村”“戲曲進校園”,多維度展示非遺魅力,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另一方面,借助微信公眾號、視頻號等新媒體平臺,發布非遺短視頻、圖文介紹,以新穎形式吸引年輕群體關注;創新推出非遺插畫,將潮州木雕、潮劇等省市級非遺項目與現代藝術設計融合,推動非遺煥發新生。
通訊員 攝
此外,惠來縣還堅持以非遺助力鄉村振興,積極探索“非遺+”發展新模式,推動非遺資源活化利用。在“非遺+產業”方面,塘田卷章、昇華榮手工魚丸等非遺美食成為鄉村產業重要組成部分,豐富鄉村經濟業態;同時,發揮龍頭帶動作用,打造非遺品牌,通過“非遺美食+線上直播”“非遺文創+旅游”等形式,推動“指尖技藝”向“指尖經濟”轉化,讓非遺老手藝成為鄉村振興的新動力,實現非遺傳承與鄉村發展共贏。
來 源:揭陽日報(記者:林志鵬 胡旭瑩 通訊員:吳槿)
編輯:“和暢惠來”政務微信編輯部(編輯:池邊樹)
“和暢惠來”政務微信是中共惠來縣委宣傳部(惠來縣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推出的宣傳惠來、了解惠來的新窗口。“和暢惠來”堅持發布權威資訊,服務百姓民生,弘揚本土文化,彰顯惠來特色。
垂詢合作熱線:0663-6681035
聯系郵箱:HCHL336688@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