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現大家選樓層時,總愛糾結數字寓意,比如“4”諧音“死”,“18”聯想到“十八層地獄”,甚至有人連“14”都嫌棄!
其實,這些數字忌諱都是心理作用,真要較真起來,哪個數字沒點“黑歷史”?仔細想想,“18”還能解讀成“要發”呢!
真正影響居住體驗的,是那些看似普通卻暗藏硬傷的樓層!
這一期專題我就結合這些年踩過的坑和經驗,給大家扒一扒真正要避開的4個樓層,可以說缺點一目了然!
01、返水層(沒有獨立下水的二樓)
很多人覺得二樓比一樓好,不用忍受潮濕和噪音,但住過的人都知道,二樓有個致命傷:
返水返臭!
現在的高層住宅,一樓通常是獨立下水管道,而二樓及以上共用一根主排水管。
萬一樓上住戶亂丟垃圾導致管道堵塞,污水就會像噴泉一樣從二樓的馬桶、地漏里涌出來,那場面簡直“酸爽”。
02、設備層
設備層集中了水泵、電梯電機、空調外機等設備。
這些機器24小時運轉,夜深人靜時,嗡嗡聲能吵得人神經衰弱。而且設備層還可能存在電磁輻射問題,長期居住對健康的影響雖無定論,但心里總歸膈應得慌。
設備層的位置不固定,有的在地下室,有的在中間樓層/頂樓,買房時一定要問清銷售。
如果對方支支吾吾,直接去工地看:哪層外墻有密集的通風口或設備間,基本就是設備層了!
03、腰線層
腰線層是開發商為了樓體美觀設計的裝飾層,一般在低樓層或中間樓層。乍看挺有藝術感,住進去才發現是坑:
①采光打折
腰線凸出的部分會擋住窗戶,原本能裝落地窗的戶型,硬生生變成“半截墻”,屋里白天也得開燈。
②積水滲水
凸出的平臺容易堆積雨水,如果防水沒做好,雨水順著縫隙滲進墻里,墻面發霉、地板起泡都是常事。朋友家腰線層下雨天得用盆接水,自嘲“家里多了個天然水景”。
不過現在有些開發商改用窄邊腰線,影響小了很多。看房時務必對照沙盤,避開那些腰線又厚又寬的樓層!
04、靠近底商的一樓
帶花園的一樓是搶手貨,但如果是緊鄰商鋪的一樓,勸你三思!
餐館的吆喝聲、超市的促銷廣播、理發店的音樂……從早到晚不停歇,想睡個懶覺都難!
而且,樓下要是開飯店,家里估計都是油煙飯菜味!衣服被子都不敢晾,不然也全是飯菜味。
當然了,還有一點不能忽視!商鋪堆放的雜物、煤氣罐都是火災隱患,一旦出事,逃生的消防通道還可能被堵死。
寫在文末:
買房是大事,樓層選擇不能光聽“吉利話”,更要看實際居住需求!
比如家里有老人孩子,低樓層更方便。喜歡清凈和視野,中間層或次頂層更合適。總之,避開這4個硬傷樓層,剩下的就根據錢包和喜好大膽選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