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藥集采的消息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有報道稱,上個月發生的中藥集采中,出現了較多的中藥注射劑。這讓很多人感到驚訝,畢竟中藥注射劑曾經備受爭議。
網上流傳著一張圖,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中藥漲價卻是事實。和3分錢一片的阿斯匹林腸溶片相比,現在一副中藥動輒幾十上百塊,真的讓人買單時很心疼。不過,這次我想說的是中藥集采。
醫藥經濟報報道,2024年11月,湖北醫保服務平臺官網發布了全國中成藥聯采辦公室公開征求相關文件意見的通知,這意味著湖北牽頭的第三批中成藥集采正式官宣。根據征求意見稿,第三批全國中成藥集中采購的采購周期將從正式執行中選結果之日起,一直延續到2027年12月31日。
讓人矚目的是,相較于前兩批集采,本輪集采品種出現了較多的中藥注射劑。據查,本批中成藥集采有6個產品組共有19種中藥注射劑,像喜炎平注射液、穿心蓮注射液、注射用炎琥寧、紅花注射液、舒肝寧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清開靈注射液等。看到這個消息,真的讓人嚇了一跳,備受爭議的中藥注射劑,難道又行了?
前幾年,“中藥注射液(劑)”的話題在網上引起了大量關注,很多網絡大V都發聲反對。科學松鼠會孫正凡博士說,它試圖模仿現代醫學,但又根本不愿意遵守科學原則的驗證,直接突破人體防御體系注入血液,把不明物質和有害物質直接送去人體核心組織里。饒毅教授也曾直言,現在有一批中藥廠要大量向全國推銷中藥注射劑,這不僅把西醫要求的科學檢驗繞過去,也把中醫要求的不能大量推廣也繞過去,這種做法是商人做法,是偽科學,是為了謀財害命。
不管是中醫還是西醫,治療效果和副作用不能太大這兩點核心是沒有變的,任何醫療方法都不能避免經過這兩點的檢驗。中醫界也普遍不承認這是中藥。著名中醫學者、山東省中醫藥文化科普巡講專家苑嗣文先生就寫道,中藥注射劑歷史上傳統中醫從來不用,是一些人在搞中醫現代化時弄出來的,在禍害百姓,中藥注射劑與中醫是兩碼事,千萬不要以此誣蔑中醫。中國中醫科學院基礎理論研究所研究員周超凡也曾指出,中藥注射劑的應用歷史較短,有些不該研制、不該生產、不該銷售、不該進入的藥品,歷經公關處理,都被批準生產了。
而且,中藥注射液這些年一次次面臨“下架”。2004年,葛根素注射液引起溶血現象,被責令立即修訂說明書;2005年,蓮必治注射液、穿琥寧注射液等品種因嚴重不良反應被要求修改藥品說明書;2006年6月,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共接到魚腥草注射液不良反應報告5488例,嚴重藥品不良反應(ADR)258例,死亡44人,魚腥草注射液被暫停銷售使用;2012年6月,國家藥監局發布關于脈絡寧注射劑的藥品不良反應信息通報,嚴重不良反應主要為呼吸系統損害、全身性損害和心血管系統損害等;2017年9月23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叫停了喜炎平注射液和紅花注射液,其中喜炎平注射液還是一款孩子常用的、上市時間長達40年的中藥注射劑。
不過,在上個月開始的這次中藥集采中,喜炎平注射液又現身了。2023年,喜炎平注射液的總銷售額達到了32.23億元,位居中成藥年度銷售額排行榜第二位。這樣的數據,以及它得以重新進入集采名單,真的讓人不得不思考,它是不是已經脫胎換骨,不良反應超標問題已經得到解決了呢?
當然,中藥注射劑也不是沒有支持者。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李連達就曾大聲疾呼,要正確認識、合理使用中藥注射劑,不能一棍子打死。他說“有的專家提出:‘中藥注射劑不適用于14歲以下兒童‘,沒有科學根據”,還說“不要生搬硬套西藥的條條框框,不要用芭蕾舞的標準要求京劇”。但也有人認為,言行一致、知行合一是對一個人的人品的最起碼的判斷標準。如果這位院士身體力行,自己生病時接種中藥注射劑,也讓他家里14歲以下的晚輩生病時使用它,那才讓人相信他是真誠的。畢竟,一個人,不僅要看他說什么,更要看他做什么。就像有些人,堅決不讓某種中藥液體進入自己和家人的體內,他們愿意為自己的認知買單。
【小薇提醒】: 對于中藥注射劑,我們應該理性看待。它既有可能帶來治療效果,但也存在一定的風險。在使用中藥注射劑時,我們要充分了解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權衡利弊后再做決定。同時,我們也希望相關部門能夠加強監管,確保中藥注射劑的質量和安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