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經波折,俄烏終于談上了。這是三年來的第一次直接對話。雙方代表坐在了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談判桌前,但結果卻大相徑庭。烏克蘭說“毫無成果”,俄羅斯卻表示“基本滿意”,為何俄烏給出了截然不同的說法?
談判原本定在5月15日,但烏克蘭代表團遲遲不到,最后拖到了16日。俄羅斯代表團團長梅津斯基說,從上午10點就開始等,烏方代表終于來了,但談判只持續了不到兩個小時。烏克蘭最高拉達議員熱列茲尼亞克說:“談判毫無成果。”而梅津斯基的回應是:“俄方對結果基本滿意,愿意繼續接觸。”顯然,這場談判的“成果”取決于你問的是誰。
烏克蘭為什么說“毫無成果”?因為俄羅斯的條件他們根本沒法接受。烏方消息人士透露,俄方要求烏軍從頓涅茨克、盧甘斯克、赫爾松和扎波羅熱四個地區撤軍。這相當于讓烏克蘭放棄目前被俄軍控制的領土,烏方自然不干。澤連斯基的底線是恢復到1991年的邊界,包括克里米亞。雙方在這個問題上根本談不攏。烏外長瑟比加說,俄羅斯必須證明自己真的想和平,比如先實現30天的無條件停火。但俄方一直拒絕這種提議,認為停火只會給烏克蘭爭取時間重新武裝。
俄羅斯為什么“滿意”?因為他們拿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至少是部分。梅津斯基透露,雙方同意進行“1000對1000”的戰俘交換,這是沖突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換俘行動。對俄羅斯來說,這不僅是人道主義姿態,更是一種政治信號:他們愿意談,甚至可以在某些問題上讓步。此外,俄方還成功把談判的焦點從“停火”轉向了“沖突根源”,比如烏克蘭的“非軍事化”和“去納粹化”。這些議題在2022年的伊斯坦布爾談判中就提過,現在俄方又搬了出來,顯然是想讓國際社會接受他們的敘事。
對于這樣的結果,特朗普似乎早有預見,他在“空軍一號”上對記者說:在他和普京會面之前,什么都不會發生。特朗普的意思很明確,烏克蘭問題不是俄烏自己能解決的,最終還得靠他出面;國務卿魯比奧也附和,說美國對談判“沒有很高期望”。這種表態讓烏克蘭很被動,因為澤連斯基原本指望美國能施壓俄羅斯讓步,但現在特朗普似乎更關心的是自己和普京的會面。
俄方很快回應了特朗普。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說,普京和特朗普確實需要“嚴肅討論”烏克蘭問題,暗示俄美高層對話不可避免。這其實符合俄羅斯的一貫策略——他們一直認為烏克蘭只是西方的棋子,真正的談判對手是美國。普京這次沒去伊斯坦布爾,可能就是在等特朗普的信號。如果美俄領導人能談成,烏克蘭的立場就會變得無關緊要。
接下來的談判會怎樣?很難樂觀。烏克蘭堅持要“先停火”,俄羅斯堅持要“先談根本問題”,雙方的核心訴求完全相反。美國的態度也很微妙——特朗普想盡快從烏克蘭抽身,但又不想讓俄羅斯占太大便宜。歐洲則陷入兩難,既怕烏克蘭輸得太慘,又怕自己被拖入更深的沖突。土耳其作為東道主,雖然努力斡旋,但影響力有限。這場談判更像是一個開始,而不是結束。
三年了,俄烏終于又坐到了一起。但和平依然遙遠。這場博弈里,每個人都在打自己的算盤。真正的和平,或許要等到美俄兩大玩家真正坐下來那天。而現在,雙方還在試探,還在較量,戰爭的硝煙,暫時還散不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