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趙紫萱
5月20日,因諧音“我愛你”成為新人扎堆領證的浪漫日子。今年成都“520”婚姻登記預約量達2684對,“521”預約量2277對,較往年有所增長。成都市民政局數據顯示,自5月10日實施婚姻登記“全國通辦”新政后,異地戶籍新人領證更便捷,進一步推高了登記熱情。
成都桂溪生態公園婚姻登記處,新人在拍照。封面新聞楊濤 攝
當天,成都錦江區、成華區等婚姻登記處排起長隊,不少新人凌晨便到場等候,用紅本本定格愛情。現場許多新人手持鮮花、頭戴白紗,甚至自帶攝影師跟拍,將登記儀式變成“小型婚禮”。
LOVE
凌晨排隊、化妝趕場:
“00后”主力新人把儀式感拉滿
“5月20日零點過,第一對新人已經來到現場排隊。”曹彪告訴記者,8點半正式開放后,合江亭婚姻登記處僅1小時就辦理了50對結婚登記。記者了解到,為了迎接“520”登記小高峰,合江亭婚姻登記處在原本的預約基礎上加開30對,預約名額依舊是一搶而空。
成華區二仙橋公園婚姻登記處,新人正在拍照留念。 趙紫萱 攝
另一邊,成華區二仙橋公園婚姻登記處同樣火爆,周女士和龍先生早上8點抵達現場,一人排隊,一人抓緊時間化妝做造型。“今天日子特別,必須精致!”周女士笑著說。
記者現場走訪看到,為了在當天更好“出片” ,不少新人除了邀請攝影師和化妝師到達現場,他們還自備鮮花、大型“結婚證”、婚書、紅雙喜字等道具拍照。從漢服到新中式禮裙,再到西式婚紗,各種新娘妝造層出不窮。
成都桂溪生態公園婚姻登記處,新人在拍照。封面新聞楊濤 攝
LOVE
登記現場分享愛情故事
從校園到婚姻,他們既是同窗也是愛人
在登記現場,多對新人分享了他們的愛情故事。
成都成華區二仙橋公園婚姻登記處,周女士和龍先生接受記者采訪。 趙紫萱 攝
周女士和龍先生是大學同學,同為體育生的他們因訓練結緣。“我練健美操,他練跳水,朋友總開玩笑撮合我們,沒想到真走到了一起。”如今,兩人都在成都當體育老師,“520”當天他們特意請了半天假領證,“今天我們來領證,同事們都知道,也給我們送上了祝福。下午會回去給學生和同事們發喜糖”。
在合江亭領證的石女士和徐先生更是“雙喜臨門”——當天不僅是“520”,還是石女士的生日。“我們戀愛8年,特意選這個對稱日領證,寓意圓滿。”石女士說。
“即便在一起這么久,每天還是充滿新鮮感。”徐先生說。談及未來,兩對情侶不約而同提到“經營小家”的計劃:周女士和龍先生打算“努力工作,攜手幸福”,石女士則期待“在成都扎根,過上平凡卻溫暖的日子”。
LOVE
新政“減負”更加便捷
全國通辦省去年輕人“戶口本煩惱”
“我們是湖北人,現在在成都定居。本來領證結婚還要麻煩家人把戶口本寄過來,現在實行全國通辦,對于我們跨省領證來說就很方便!”趙女士和俞先生感慨。
在錦江區合江亭婚姻登記處,趙女士和俞先生接受記者采訪。 趙紫萱 攝
今年婚姻登記的一大變化是“全國通辦”政策的實施。5月10日起,婚姻登記可憑身份證辦理,無需再提供戶口本。曹彪告訴記者,新政實施后,跨區域登記的新人數量增加,這不僅讓很多外省到成都的年輕人省去來回取戶口本的麻煩,也加快了登記員們婚登的速度。
LOVE
集體婚禮、相親大會、婚服體驗
成都婚姻登記處甜度超標
為了迎接新政后的首個“520”,滿足年輕人的儀式感,成都的各個婚姻登記處也給新人準備了各種活動。
成華區東八區影視文創園活動現場,兩位演員展示80年代的婚服造型。 趙紫萱 攝
成華區在東八區影視文創園開展了相親交友活動,三十多位園區的單身青年相聚一起,開展互動游戲;在高新區桂溪生態公園婚姻登記處,20對新人舉辦了集體婚禮,無人機攜帶“簡約文明婚俗文明新風”卷軸飛臨現場,新人們共同簽署《簡約文明婚俗承諾書》;在金牛區政務中心婚姻登記處,6對身著傳統中式婚服的新人在眾人的見證下,步入婚姻殿堂,開啟人生新旅程。
金牛區舉辦中式集體婚禮,6對新人身穿傳統婚服領證。成都市民政局供圖
成都市民政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520”和“521”當天,成都各婚姻登記處都將增派人手,制定應急預案,迎接領證高峰,做到應辦盡辦,為新人們提供更好的體驗感和儀式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