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經濟報記者 石桂林 通訊員 盛艷紅
5月份以來,漯河市召陵區圍繞農機調度、人員統籌、設備維護三個關鍵環節精準發力,扎實推進“三夏”生產各項準備工作,為夏糧顆粒歸倉、秋糧適時播種筑牢根基。
全面掌握農機資源。召陵區成立3個專項工作小組,深入轄區各村鎮,對現有農機數量開展“地毯式”摸排統計。工作人員通過逐戶走訪、建立動態臺賬,詳細記錄收割機、拖拉機、播種機等農業機械的型號、數量、性能及分布情況,精準摸清全區農機“家底”。同時,同步開展機手信息統計工作,全面收集機手聯系方式、駕駛經驗、作業范圍等信息,構建起完備的農機手信息庫,為后續科學調度農機、合理分配作業任務提供有力數據支撐。
加強設備維護。召陵區啟動農機檢修專項行動。聯合農機專業合作社,組織專業技術人員成立6支檢修服務隊,為農戶提供“一站式”服務。檢修人員對農機的發動機、傳動系統、收割裝置等關鍵部位進行全方位檢查、調試和維護,及時更換磨損零部件,確保每一臺農機以最佳狀態投入“三夏”作業。此外,檢修過程中還為農機手開展現場技術培訓,圍繞農機操作規范、常見故障排除方法等內容進行細致講解,切實提升農機手的操作技能和應急處理能力,從源頭減少農機作業安全隱患。
截至目前,召陵區已摸排出小麥聯合收割機388臺、履帶式聯合收割機10臺、大型拖拉機1354臺、播種機7497臺、秸稈打捆機34臺、糧食烘干機13臺(總烘干能力達1506噸),累計檢修各類農業機械2600余臺,有效保障了“三夏”生產期間農機設備的穩定運行。后續,召陵區將持續優化農機調度機制,強化農機安全監管,為“三夏”生產順利開展保駕護航,確保夏糧豐收、秋糧及時播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