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歌手陳奕迅因確診新冠肺炎停止近期演出活動的消息沖上熱搜,新冠話題再次引發關注,不少網友也在社交媒體上曬出新冠病毒檢測“兩道杠”照片。新冠是否又抬頭了?如何避免“中招”?“陽了”會有哪些癥狀,又該如何緩解?對于這些疑問,多位權威專家作出了相關解讀,與此同時,在科學防護應對這一波新冠“小高峰”的前提下,做好合理用藥準備,發現癥狀后及時緩解,也能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多一層保障。
新冠病毒又抬頭了嗎?
中國疾控中心數據顯示,近1個月來,全國多地出現新冠流行趨勢,且南方省份檢測陽性率高于北方省份。2025年4月全國門急診流感樣病例中,新冠陽性率從7.5%升至16.2%,連續三周位居所有呼吸道病毒首位,住院病例陽性率也從3.3%升至6.3%。
針對新冠病毒流行上升趨勢,目前多地疾控已陸續發布健康提醒,5月12日,北京市朝陽區疾控中心發布健康提示,目前新冠病毒活動呈上升趨勢,但未超過2024年峰值,老年人和免疫低下者屬于高風險人群,建議居民做好個人防護和健康管理。5月17日,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提示,目前上海新冠病毒活動強度呈階段性低水平波動趨勢,建議做好防護措施。此前的5月6日,鄭州市疾控中心也發布提醒稱,隨著5月氣溫持續攀升和降水增加,各類病原體進入活躍期,傳染病傳播風險顯著增高,要重點防范新冠病毒感染在內的傳染病。
這一輪“波峰”何時過去?會持續很長時間嗎?
本輪新冠流行何時“觸頂”?據媒體報道,此前中疾控在《2025年4月中國需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風險評估》中提到,綜合多渠道監測數據研判,我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預計近期將維持上升趨勢,預計4~5月疫情波動不會超過2024年夏季,引發規模性疫情的可能性較低。
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日前在接受媒體專訪時也對本輪新冠病毒流行趨勢做出最新判斷。“這一輪新冠感染整體上可防可控,不必恐慌。”鐘南山介紹,根據相關模型預測,目前新冠感染仍處在爬坡階段,預計6月底前結束流行,持續6至8周時間。
感染新冠會有哪些癥狀?哪些人群有重癥風險?
專家表示,目前的新冠病毒流行株致病力未見顯著變化,癥狀上多以咽痛、低燒、咳嗽為主,住院率和重癥風險未顯著增加,但60歲以上老人,有基礎病的人群以及免疫力低下者這三類人要注意防范。
“這一輪新冠疫情與之前相比差別不大。”鐘南山說,早期癥狀表現相似,表現為發燒、頭疼、全身疲勞、嗓子疼。但這一次臨床反映,刀片嗓的癥狀更明顯一些,另外咳嗽也多一些。他認為,流行毒株XDV傳染性還是強的,但是它的致病力相對較弱。
感染后怎樣應對?如何做好預防
一旦出現“陽了”的癥狀,應該怎么辦?鐘南山提醒,對于一些有基礎病的65歲以上老年人,家人和醫生需要重點關注他們的病情變化。若不及時用特效藥,可能會產生嚴重的并發癥,最終危及生命安全。若能在48小時內服用抗新冠病毒藥物,可能就能阻斷病情向重癥方向發展。他同時提醒,由于目前使用的抗新冠病毒藥物均沒有在0-5歲兒童群體之中進行臨床試驗,因此當0-5歲兒童感染了新冠病毒后,建議使用一些安全藥物進行對癥治療。
李侗曾提醒,老年人中免疫力低下的、有慢性基礎疾病的,仍然有重癥風險。腫瘤晚期、器官移植、免疫嚴重下降的人群也有重癥風險。兒童病例中,小兒急性喉炎、肺炎等并發癥需警惕。
對于普通人群,有專家表示,健康成年人的重癥率不高,因此不推薦這部分人群使用抗病毒藥物。鐘南山也表示,對于多數的年輕人,感染了新冠病毒后,只需要對癥治療即可。
值得注意的是,江蘇康緣藥業生產的散寒化濕顆粒也展現出顯著臨床優勢。據了解,散寒化濕顆粒由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仝小林院士研制,用于寒濕郁肺所致疫病,早在2023年1月被納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十版)》。2024年權威期刊《科學通報》(ScienceBulletin)發表了由中日友好醫院牽頭聯合全國21家中心進行的“散寒化濕顆粒與奈瑪特韋片/利托那韋片(即Pxlovid)對照治療成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隨機、開放、多中心臨床研究”的成果。研究結果顯示,相關癥狀至持續臨床恢復時間,患者體溫復常時間,咳嗽、咽痛、乏力消失時間等指標優于對照組。
中華中醫藥學會副秘書長陳俊峰表示,散寒化濕顆粒作為中醫藥抗擊新冠病毒感染的重要手段,不僅能有效緩解患者癥狀,還具備良好安全性,有望為廣大患者提供更為可靠的選擇,為中醫藥在呼吸道病毒感染治療中的應用提供了有力證據。同時,這一重大成果對于推動中醫藥的發展和創新具有重要意義,彰顯了中醫藥在應對新冠疫情等公共衛生事件中的獨特價值和潛力。
眼下新冠病毒還處在流行階段,日常生活中如何盡量降低被感染的風險?根據目前多地疾控發布的健康提示,預防感染的主要措施有: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咳嗽或打噴嚏用紙巾、毛巾等遮住口鼻;注意手部衛生,勤洗手,盡量避免用手觸摸眼或口鼻;此外,注意均衡飲食,加強日常鍛煉,保持規律作息,提高自身免疫力,保持室內良好通風;在出現發熱、咳嗽等癥狀時,盡量避免參加集體活動,及時就醫。在人群密集場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建議佩戴口罩,尤其是老年人和一些有慢性基礎性疾病的患者,可以減少感染風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