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福建惠安5月20日電 (記者 孫虹)作為福建省級林改“三多”(即多方得益、多式聯營、多重服務)試點縣,僑鄉惠安縣20日舉行“福林票”首發儀式,標志著全國首個以沿海林業改革為核心的“六類福林票”模式正式落地。
當天發行的惠安“福林票”共分為閩臺合作經營、山海協作合作經營、沿海特色林業合作經營、園林雕藝產品合作經營、合作經營用材林、合作開發林業碳匯等六大類型。據悉,惠安首批“福林票”認購金額近2億元,當地林業改革由此邁入“全域共富”新階段。
5月20日,福建省惠安縣舉行“福林票”首發儀式。中新網記者 孫虹 攝
近年來,惠安立足森林資源稟賦和特色區位優勢,在“國有企業為載體、集約融合經營”的林權流轉模式基礎上,持續探索“林業+”多產業融合發展路徑,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沿海特色的惠安林業改革經驗。
惠安縣縣長黃育奇介紹,此次推出的6種類型“福林票”,創新性地將林業碳匯資源轉化為生態資產,通過“小票據”盤活“大資源”、帶動“大發展”,實現“護生態”與“富口袋”的雙贏。
據介紹,以“福林票”為紐帶,惠安縣將碎片化林地轉化為可流通的生態資產,探索出一條“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沿海林業高質量發展新路徑。其中,惠安138公里海岸線防護林升級為“碳匯林”,同步發展林下經濟,碳匯收益反哺林農,打造“綠色銀行”;與三明市各山區縣共建“資本+資源”飛地經濟,共創“山海協作”新模式。
5月20日,首批代表獲頒惠安“福林票”。中新網記者 孫虹 攝
福建省林業局副局長林旭東指出,惠安縣組織縣屬國有企業作為經營主體,以閩臺融合、山海協作、特色林業合作、園林雕藝產品合作、用材林經營合作、林業碳匯開發合作等作為載體,與集體經濟組織、民營企業、個人開展“林業+產品”合作經營,為合作方制發折資量化的股權收益憑證,進一步完善與林農的利益聯結機制,將有力促進林農增收、林權增益、資源增長。
在福建省林業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丁珌眼中,惠安“福林票”的突破性在于用市場化手段打通了“山”與“海”的價值閉環,讓生態資源從“沉睡的綠色資產”躍升為“流動的共富資本”,與三明等地共建飛地經濟,打造“山海協作”新模式,為全國區域林業協調共贏發展提供經驗,也為全國沿海地區提供了可復制的樣板。
據悉,未來惠安還將建設兩岸林業合作示范區、全國碳匯交易標桿縣,讓“葉子變票子”“青山變金山”,提升“綠色GDP”,書寫新時代“靠海養海”“以林興城”的沿海智慧。(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