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5月,印巴空戰成為了全球軍事愛好者關注的焦點,事情的起因是巴基斯坦與印度之間的沖突升溫,印度為了彰顯“南亞第一軍事大國”的榮光,悍然發動了對小巴的空襲。
巴基斯坦則迅速反應,以精確的空戰戰術應對,這場空戰不僅涉及了“陣風”戰機、“蘇-30MKI”戰機、殲-10CE等各類先進戰機,還因為“殲-10CE”表現出色,一度讓中國軍迷們熱血沸騰。
然而就在無數網友對國產戰機抱以期待時,俄羅斯的軍事專家羅曼·斯科莫羅霍夫,居然在5月18日跳出來為“陣風”戰機辯護?甚至表示,殲-10CE可能會被“陣風”撕掉翅膀。
在“陣風”被擊落的背景下,俄羅斯專家為什么還敢這么說殲10不如陣風?到底是印度太弱還是陣風不強?
俄羅斯專家為“陣風”正名,蘇30雖敗猶榮?
隨著印巴空戰的結束,全球媒體和軍事分析師紛紛發表自己的觀點,印度的“陣風”戰機被擊落,無疑成了最引人注目的焦點。
畢竟,在印度看來,陣風簡直就是“世界上最牛的戰斗機”,這話還沒過多久就被事實打臉了。
但是,真正讓人意外的卻是來自俄羅斯軍事專家的聲音,在這位專家的眼中,陣風并不差,相反,他認為如果換一種作戰方式,殲-10CE會在與陣風的對抗中吃虧。
他甚至還在文章中強調,印度出動的“蘇-30MKI”成功發射的“布拉莫斯”導彈,完美命中目標,俄羅斯技術的優勢可見一斑。
但如果仔細想想,俄羅斯專家的言論似乎有些片面,畢竟,在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沖突中,俄羅斯空軍的表現并不亮眼。
尤其是在數據鏈的整合、空地協同上暴露了嚴重的問題,而在印巴空戰中,巴基斯坦空軍憑借精確的多兵種聯合作戰和信息壓制,展現出了非凡的作戰能力。
那么,俄羅斯專家是單純的在為自己的裝備“辯護”,還是另有其意?或許兩者都有,但問題的關鍵卻遠不止這些。
殲-10CE并非像某些人所說的那樣,無法與陣風媲美,實際上,殲-10CE在很多方面的表現,完全可以讓陣風自愧不如,尤其是在雷達探測距離、電子戰能力、超視距空戰能力等方面。
殲-10CE的雷達系統遠遠強于“陣風”,假如敵方的雷達探測范圍只有300公里,而我們這邊的雷達探測范圍已經達到400公里,難道還需要等到敵人靠近了才開始開戰?顯然不是。
另外,殲-10CE所搭載的霹靂-15E導彈的射程,甚至可以超越“流星”導彈,對于現代空戰來說,超視距作戰早已成為主流,誰能先發現誰就能先發動攻擊。
所以殲-10CE并不需要在近距離機動方面拼得太激烈,憑借更遠的探測距離和更強的遠程打擊能力,它就能占得先機。
中國武器缺乏實戰經驗,所以不行?
說到這位俄羅斯專家羅曼·斯科莫羅霍夫為何對殲-10CE和霹靂-15導彈頗有微詞,倒也不完全是信口開河。
他的核心觀點其實就是三點:殲-10的雷達未必成熟、霹靂-15射程雖遠但命中率存疑、整個平臺缺乏實戰檢驗。
他認為殲-10CE的有源相控陣雷達探測距離雖然標稱比陣風強,但這只是“實驗室數據”,實際使用中是否能做到這么遠,得打個問號。
這話聽上去確實謹慎,但問題是他并不對歐洲陣風的雷達性能打任何問號,似乎“西方的標稱就是真實的,東方的標稱就得打折”。
再看霹靂-15導彈,他質疑其遠程打擊能力和制導精度,理由是“沒有在實戰中廣泛使用”,這下輪到網友繃不住了:也沒見印度拿“流星”導彈當加特林用啊?
而且霹靂-15E的整體設計本來就是為超視距空戰定制,依托更強的雷達和火控系統,在體系支撐下才能體現其價值,沒有體系就評導彈,和光吃鹽說菜難吃一個道理。
最后他還甩出一句“中國裝備缺乏戰爭驗證”,言下之意就是:中國裝備不可信的意思,不如美俄等國“實戰經驗”多。
這話乍聽有道理,畢竟俄羅斯在敘利亞、烏克蘭“打了不少仗”,但問題是,那些仗打出來的不是裝備口碑,而是一堆讓人尷尬的“誤傷自己”、“導彈打偏”、“數據鏈掉線”事故。
再說了,現代戰爭和過去的戰爭有著明顯的不同,空戰也早已不是,雙方駕駛員在空中開著飛機互射這么簡單了,現代空戰靠的是多方合作,需要地面人員配合空中預警機來聯合作戰的。
單單以武器的優勝劣汰是無法在現代戰爭中定義的,如果只看武器的話,印度手里的陣風曾經在北約軍演上擊敗了美國的五代機F22,如果這樣換算的話,那是不是可以說F22不如殲10呢?
印巴空戰帶給我們的啟示
總的來說,這場空戰已經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清晰的答案,技術的優劣不完全取決于單機性能,而是取決于戰術運用與系統整合。
從這場空戰中我們可以看出,任何一場戰爭的勝負,不僅僅由單個戰斗機的性能決定,而是由其所處的作戰環境、戰術選擇、信息戰能力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至于俄羅斯專家那些過于樂觀的言論,也不過是為了給自己家門口的“裝備”撐撐面子罷了,打鐵還需自身硬,裝備雖好,也得看誰用。
信息來源:
巴基斯坦證實擊落5架印度戰機 央廣網 2025-05-07 16:0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