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紐約近海的帝國風電(Empire Wind)項目近日正式恢復建設。
就在上個月,該項目還因政府突然叫停而陷入停工困境,此次重啟,不僅關系到數十億美元的投資與上千個就業崗位,也折射出當前白宮對可再生能源態度的重大變化。
風電項目被叫停
帝國風電項目由挪威能源巨頭 Equinor 主導開發,是美國東海岸規模最大的海上風力發電計劃之一。項目計劃在2027年投入商業運營,首階段將向紐約市輸送約800兆瓦的清潔電力,可為約50萬戶家庭供電。同時,南布魯克林海運碼頭也正改造為其中轉樞紐。
截至2025年3月,該項目已完成約30%的建設,賬面價值約為25億美元,分布于23個州的產業供應鏈也已啟動。該項目不僅被視為紐約州“能源轉型戰略”的支柱項目,更被認為是美國清潔能源發展前景的重要象征。
然而,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后迅速簽署行政命令,在4月17日暫停所有新建的陸上與海上風電許可和聯邦租賃程序,帝國風電項目也未能幸免。
根據英國《衛報》報道,美國內政部長道格·伯格姆(Doug Burgum)曾在社交媒體上暗示,拜登政府在未充分分析下匆忙批準該項目,因此有必要“重新評估”。
這一決定震驚了整個可再生能源行業,并引發關于投資環境穩定性的廣泛擔憂。Equinor 隨后發表聲明,稱該停工“史無前例且在我們看來違法”,但當時并未采取法律行動。
態度轉變背后
僅一個月后,特朗普政府態度就180度大轉彎,宣布解除停工令。Equinor透露,美國內政部已正式通知公司,允許恢復施工。
多方游說被認為是促成轉機的關鍵。根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紐約州州長凱西·霍楚爾(Kathy Hochul)、紐約市長埃里克·亞當斯(Eric Adams)以及多個勞工組織聯手施壓,強調該項目對于地方就業、經濟復蘇及能源安全的重要性,特朗普政府不得不妥協。
紐約州能源研究與發展局首席執行官多琳·哈里斯(Doreen Harris)強調,解除停工令將保障1500名建筑工人的崗位,并維護紐約清潔能源戰略的延續性。
Equinor 首席執行官安德斯·奧佩達爾(Anders Opedal)表示:“我們很高興 Empire Wind 現在可以恢復建設,該項目彰顯了我們在提供能源的同時支持當地經濟和創造就業機會的承諾。”
1月20日,特朗普曾對支持者表示“又大又丑的風車,毀掉了社區”。盡管他依舊在言辭上攻擊風電項目,但政策層面的讓步似乎反映出其政府內部的權衡。
美國清潔能源項目在推進過程中,州政府在審批流程、土地使用及地方補貼方面扮演關鍵角色,聯邦政策需要與地方政府協調配合才能有效實施。《能源政策雜志》在2024年的一篇文章中指出,許多已進入中后期建設階段的項目,涉及巨大投資且高度依賴跨州供應鏈,若被全面叫停,可能造成數十億美元的直接經濟損失和供應鏈中斷。
《華盛頓郵報》也在報道中提到,就業保障和能源安全是兩黨共同目標,持續阻礙清潔能源項目推進可能引發選民反彈和政治風險。
綜合來看,在高利率、通脹壓力和供應鏈不穩定等多重挑戰下,若政策環境持續存在不確定性,可能影響美國綠色投資前景,削弱其在全球能源轉型中的競爭力。在政治表態與經濟現實之間,美國政府開始展現更大的靈活性與實用主義姿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