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首屆中醫疑難病學術大會暨北京中醫疑難病研究會舌診分會成立大會在北京順利舉行。北京中醫疑難病研究會副會長李忠、北京中醫疑難病研究會舌診分會會長來要良、北京市醫藥衛生科技促進中心醫藥健康產業服務部負責人梁亮亮,以及北京中醫疑難病研究會舌診分會副會長張良等嘉賓出席了此次分會并致辭。會議由北京中醫疑難病研究會舌診分會秘書長魏仕兵主持。
(圖說:首屆中醫疑難病學術大會暨北京中醫疑難病研究會舌診分會成立大會)
據悉,舌診分會的成立旨在深入開展舌診的基礎研究和臨床研究。一方面,借助現代科學技術,如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等,對舌象進行量化分析和研究,揭示舌診的科學內涵;另一方面,加強臨床實踐,總結舌診在各種疑難病癥中的應用規律,提高舌診的診斷準確率和臨床指導價值。
(圖說:北京中醫疑難病研究會副會長李忠致辭)
李忠稱,舌診作為中醫“望聞問切”四診之首,凝結著千年的臨床智慧,是辨證施治的核心環節。然而,在現代醫學迅猛發展的當下,傳統舌診面臨著標準化體系待完善、科技融合待深化、國際傳播待加強等諸多挑戰。舌診分會的成立,正是順應時代之需、匯聚學界之力的重要舉措。
他在會上向與會者提出了四點建議。一是深耕經典,構建理論體系。系統梳理歷代舌診文獻,深入挖掘經典中的舌診精髓,構建一個兼具傳統底蘊與現代科學邏輯的舌診理論框架。
二是科技賦能,提升診療效能。借助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先進技術開發舌象智能分析系統,為疑難病的精準診療提供強有力的數字化支撐。
三是國際傳播,弘揚中醫智慧。通過舉辦國際學術會議、發布舌診專家共識等多種方式,讓中醫舌診成為世界認識中醫藥的重要窗口。
四是育才聚智,厚植發展根基。依托研究會“老中青”三代傳承機制,通過名醫工作室、舌診培訓班等多種形式,培養一批既精通經典理論又能創新應用的復合型人才。
(圖說:北京中醫疑難病研究會舌診分會會長來要良致辭)
來要良在致辭中表示,未來舌診分會將積極開展學術交流活動,舉辦各類學術會議、培訓班等,搭建廣泛的學術交流平臺,促進國內外同行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同時,加強臨床基地基地建設,注重人才培養,通過師承教育、繼續教育等多種方式,培養一批熱愛舌診事業、具有扎實專業知識和豐富臨床經驗的舌診人才隊伍。
(圖說:北京市醫藥衛生科技促進中心醫藥健康產業服務部負責人梁亮亮致辭)
梁亮亮在會上表示,站在健康中國建設的新起點,在來要良主任的引領下,舌診分會能實現三大突破。
一是建立標準化舌診圖譜數據庫,構建中西醫互認的客觀化辨證體系;
二是開發智能輔助診斷系統,讓基層醫生擁有"AI中醫大腦";
三是打造中醫藥健康服務新業態,推動舌診技術融入健康管理、養生旅游等萬億級產業賽道。
下一步,分會將依托研究會,致力于推動舌診技術的普及與推廣,讓更多的中醫從業者掌握舌診技能,為提高中醫藥的整體診療水平貢獻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