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自1986年首次參加亞運會高爾夫球項目以來,中國女子高爾夫球隊在亞運會上共獲得5銀5銅。其中,2010年廣州亞運會上,中國女子高爾夫球隊斬獲團體銀牌,這是中國隊在該項目上的最佳戰(zhàn)績。次年,中國女隊在2011年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上奪得的團體銀牌也是迄今為止中國高爾夫球隊在大運會上的最高榮譽。而在這兩項賽事的參賽陣容中,有一個相同的名字——黎佳韻。
因為小就喜歡各種運動,12歲的黎佳韻在父親的帶領下首次接觸高爾夫運動時,就被這項小眾運動所深深吸引。千禧年初,大部分國人對高爾夫球仍知之甚少,即便是黎佳韻,當時也從未想過自己未來會成為一名職業(yè)高爾夫球員。
“我是在2007年參加高考的,可以說在2008年之前,我一直都希望高爾夫球是一項可以伴我一生的運動,但從沒想過要將它納入我的職業(yè)規(guī)劃。”如今36歲的黎佳韻回憶道。
2016年,黎佳韻在北京精英賽上第四次贏得職業(yè)冠軍。
在高考結束的那個夏天,她不僅收到了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的錄取通知書,還在杭州贏得了業(yè)巡賽個人首冠。創(chuàng)立于2001年的中國高爾夫球業(yè)余巡回賽過去一直被稱作是“冠軍的搖籃”,眾多優(yōu)秀的中國球員都曾經(jīng)在此歷練。然而,當時中國的職業(yè)高爾夫球巡回賽體系尚不完善,中國女子職業(yè)高爾夫球巡回賽也是直到2008年年底才正式落地,2009年才開啟首個賽季。
盡管未曾夢想踏上頂級巡回賽,但黎佳韻對高爾夫運動的熱情始終未減。2005年,她以優(yōu)秀球員的身份參加了一個中高協(xié)和曾志偉基金組織的赴美學習項目。在為期一個半月的訪學中,黎佳韻直觀地感受到了高爾夫運動的世界級水平發(fā)展,也看到了包括馮珊珊在內的第二年即將代表中國隊參加多哈亞運會的多位優(yōu)秀球員。這次經(jīng)歷不僅讓加深了她對高爾夫運動的理解,也點燃了她的斗志,使她憧憬著未來也能站上亞運會賽場,為中國隊爭奪最高榮譽。
2010年黎佳韻和隊友閻菁、林希妤(從左至右)在廣州亞運會上摘得的女子團體銀牌至今仍是中國高爾夫隊的最佳亞運會戰(zhàn)績。
隨著馮珊珊登陸LPGA,黎佳韻也在2010年廣州亞運會上與閻菁、林希妤并肩作戰(zhàn),為中國女隊奪得亞運會歷史上的最佳高爾夫戰(zhàn)績—女子團體銀牌。
“那一年我才真正堅定了成為職業(yè)球員的決心。”黎佳韻說。2011年初,黎佳韻順利轉職業(yè),并在同年于深圳舉行的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上為中國隊再添一枚女子高爾夫球團體銀牌,年底她更是收獲了個人職業(yè)生涯的首冠。為了專心備戰(zhàn)亞運會,黎佳韻曾經(jīng)在本科階段休學一年,但憑借出色的運動成績,于2012年獲得了本校保研資格。
2013年黎佳韻助力廣東女隊贏得全運會女子高爾夫團體金牌。
從集訓隊時期起,黎佳韻便是最值得信賴的國家隊隊長。轉為職業(yè)球員后,她也多次在職業(yè)賽上折桂,在沈陽全運會上摘金,并且先后取得女子歐巡賽、女子日巡賽的全卡,以及LPGA巡回賽的半卡。2015年,黎佳韻成為繼張娜、葉莉英、馮珊珊、楊濤麗、潘艷紅之后,第六位以全卡身份登陸女子日巡賽的中國大陸球員。然而,2017年,一次報名疏漏讓她錯過了在日巡賽更進一步的機會。對此,她也坦言,這次“天意”讓她意識到,或許是時候為人生選擇另一條道路了。她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職業(yè)規(guī)劃,并逐漸將重心轉向教學領域。
從不停步的黎佳韻在2019年獲得國家體育總局“優(yōu)秀運動員公派出國留學”機會,與多位其他領域的優(yōu)秀運動員赴美國東密歇根大學,進行了為期三個月的訪問。這次經(jīng)歷也激發(fā)了她對高爾夫教學科研領域的興趣。
黎佳韻與眾多其他領域的優(yōu)秀運動員一同赴美國東密歇根大學留學。
“國內關于高爾夫球的科研相對匱乏,與國外相比仍有較大差距。”黎佳韻說道。加入深圳大學高爾夫學院四年之后,她正計劃攻讀博士學位。黎佳韻希望能將自己的實踐經(jīng)驗與學術研究相結合,成為連接高校與一線教練團隊的一座橋梁,更科學、更系統(tǒng)地推動高爾夫訓練和發(fā)展,為年輕一代的高爾夫運動員提供更優(yōu)質的成長支持。
2025年黎佳韻以主教練身份帶領國青隊集訓。
在很多人看來,職業(yè)球員轉型職業(yè)教練是自然而然的選擇。但黎佳韻認為,一個優(yōu)秀的球員不一定能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教練。“球員關注的是如何調整自己,而教練需要關注的是每一位學生,找到適合他們的方法。”2025年,除了大學講師的身份,黎佳韻還在年初以主教練的身份帶領國青隊參加了冬訓。
從職業(yè)球員到高校教師與科研工作者,高爾夫運動給予黎佳韻的,是一段嶄新而充滿挑戰(zhàn)的旅程。
系列稿件1:
系列稿件2:
系列稿件3:
系列稿件4:
系列稿件5:
系列稿件6:
系列稿件7:
系列稿件8:
系列稿件9:
系列稿件10:
系列稿件11: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