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征程上的奮斗者
南都訊 記者潘珊菊 發自北京 今天是5月20日,在這個充滿愛意的日子里,國新辦發布臺上來了一位“幸福使者”。作為民政系統先進代表之一,來自上海閔行區婚姻登記中心的聶晶從事的是一份傳遞幸福的事業,工作多年來,她和同事見證了無數新人的甜蜜時刻。為了守好婚姻第一道關卡,他們需要對每一份材料都嚴格審核,確認自愿原則,確保婚姻登記合法合規。
5月20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征程上的奮斗者”中外記者見面會,請民政系統代表圍繞“踐行民政使命 增進民生福祉”與中外記者見面交流。
十天前,聶晶和同事迎來了新修訂的《婚姻登記條例》實施首日,52對非上海戶籍、來自天南海北的新人在這里完成了“全國通辦”婚姻登記,不用再“為愛奔波”。從過去的“跑斷腿”到如今的“一站領證”,在人口流動活躍的上海,聶晶如何帶領團隊讓婚姻登記“全國通辦”真正落地?
南都記者從見面會現場獲悉,這背后離不開聶晶和團隊長達兩年的攻堅:從去年開始,他們重點在數據清洗和檔案調用上下功夫。對1950年以來的歷史婚姻登記數據逐條進行了篩查、補錄、校核,為“全國通辦”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撐。同時,通過上海市檔案館的民生檔案系統,還有民政部的信息平臺系統,實現了婚姻檔案的異地查詢和調檔,并通過規范服務,向全國各地朋友展示上海婚登人的風采。
“我們也充分了解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習俗,盡力在我們的頒證儀式中融入民族特色,讓當事人獲得更好的體驗。”她介紹,最近他們在和郵政部門合作,聯合發行了“全國通辦”首日紀念封和紀念戳,還設計了“全國通辦”的創意海報,還有文旅甜蜜地圖,都作為禮物送給來自全國各地的新人們,用專業與創意破解異地辦證的難題。在愛情主題郵局,新人們通過中國郵政的有聲明信片,上傳他們的語音祝福,就能郵寄給遠在他鄉的親朋好友。團隊還對新人的頒證儀式進行直播,讓他們在老家的父母也能夠遠程觀禮。
“全國通辦”以后,聶晶他們也會遇到來自五湖四海的服務對象,各地風俗習慣差異很大。遇到這種情況,他們加強對婚姻家庭輔導師的培訓,提供更加豐富多元的婚姻家庭輔導,并開設心理咨詢微信號,當事人無論身在何地,都能夠在網絡上和我們的咨詢師零距離溝通。據介紹,中心還有一個上海市唯一的“婚登+公證”服務點,能為當事人提供一站式的法律保障。
“像今天這樣的結婚高峰日,我們都會加班加點為新人提供服務。”聶晶說,他們中心的同心圓婚姻家庭輔導室,有一支由律師、公證員、社工、心理咨詢師組成的專業團隊,免費為走在婚姻邊緣的當事人提供心理咨詢、法律咨詢、情感管理等專業服務。
五年前,聶晶所在的婚姻登記中心搬進了閔行文化公園,成為上海首個坐落于公園內的婚登中心。五年來,團隊一共辦理婚姻登記5.5萬余對,每年會策劃40多場個性化主題頒證活動,舉辦過全市首個百人集體婚禮,承辦了全國萬人集體婚禮上海分會場的活動。
在國新辦媒體見面會上,聶晶專門帶來了一張照片。照片的背景是上海閔行文化公園,在照片的一端是一對剛剛領完結婚證的小兩口,他們正在仔細的端詳著自己的結婚證,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和對未來的憧憬。照片的另一端是一對來公園散步的老夫妻,沐浴著和煦的陽光。
上海市閔行區婚姻(收養)登記中心主任聶晶現場展示照片。
”一對新人、一對長者,從青絲到白發的相濡以沫,這浪漫的一刻被新人的跟拍師在無意之中抓拍了下來。”她說,這就像他們的工作,不僅見證無數新的愛情故事的開啟,也向長久的婚姻致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