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藝路同行,遇見未來”——第35個全國助殘日主題活動暨滬港澳三地特殊教育共融活動在上海海派藝術館溫情啟幕。現(xiàn)場,滬港澳三地特殊學生藝術作品展正式與觀眾見面。該展覽共展出百余件作品,包含繪畫、攝影、立體雕塑等,體現(xiàn)了學生豐富的藝術才華和獨特的生命視角。
閔行區(qū)政協(xié)主席祝學軍,香港特別行政區(qū)立法會議員郭玲麗, 七寶教育集團顧問、上海市教育功臣、特級校長仇忠海等出席活動。
“我喜歡三地小朋友一起畫的《中國夢》,里面有東方明珠、紫荊廣場、澳門塔,還有很多小朋友一起手拉手在唱歌。”現(xiàn)場,當主持人詢問啟智學校的晨晨同學最喜歡哪幅作品時,她表示這幅畫體現(xiàn)了我們都有一個家,名字叫中國。
特殊孩子內心細膩,很有想象力,如何讓他們的藝術天賦得以綻放,是老師的重要工作。啟智學校老師趙丹璇分享:“特殊孩子主要通過藝術與這個世界交流,這也成了我們重要的教學課程。在創(chuàng)作藝術作品時,我會提前辦一場分享會,告訴孩子們一些相關知識,再讓孩子在校園里走走,感受自然,最后回到教室,教孩子們用不同的線條、深淺不同的顏色繪畫。”
滬港澳三地特殊學生以“綻放的生命”為主題,共創(chuàng)作出 167 幅作品,水墨畫卷里藏著星辰大海,手工雕塑中凝固著時光絮語,每一筆色彩都是孩子心靈的獨白。此前,經(jīng)過 評審小組 的專業(yè) 評選, 共評出 15 名一等獎, 33 名二等獎和 48 名三等獎。活動現(xiàn)場,為獲獎的小藝術家們進行了頒獎。
滑動查看全部
此外,著名演員王詩槐與星時代文化公益中心理事、青年藝術家佟焮雨分別向啟智學校和啟音學校捐贈一架鋼琴,為寂靜世界注入靈動音符。上海鯨魚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將向滬港澳三地特殊學校捐贈AI教育機器人,讓智能技術成為孩子們探索世界的橋梁。特殊孩子們現(xiàn)場帶來箱鼓表演《小跳蛙》、手語表演《世界贈予我的》,贏得陣陣掌聲。
滑動查看全部
浦江潮涌,匯流成海;紫荊花開,香溢濠江。藝術的紐帶從黃浦江畔傳遞到了維多利亞港、濠江,滬港澳三地以藝術為橋,共同譜寫了特殊教育融合發(fā)展的新篇章。這場跨越地域的愛心接力,展現(xiàn)了社會各界對特殊群體的關懷和支持。未來,三地將繼續(xù)深化特殊教育交流合作,攜手繪就更加溫暖的圖景。
滬港澳三地特殊學生藝術作品展
展覽日期:即日起—5月24日
展覽地點:上海海派藝術館二樓
參觀地址:上海市閔行區(qū)新鎮(zhèn)路1536號
記者:劉成榮
供稿:區(qū)政府僑辦
視頻:徐瑋 湯洪魁 魏天浩
初審:陳依婷
復審:方雨斌
終審:劉墾博
轉載請注明來自今日閔行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