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是第35個“全國母乳喂養宣傳日”。許多新手媽媽都會擔心母乳不夠的問題,或者在哺乳期頻繁遭遇挑戰,常常焦慮嘆息。其實,母乳的分泌不僅和身體有關,也和心理狀態密不可分。此外,科學的飲食也有助于避免媽媽們的焦慮情緒。
中醫認為,乳汁的生成是沖任二脈將飲食精微與先天腎精交融的產物。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心身醫學科主任醫師邢佳、住院醫師楊晨光認為,哺乳期母乳不足,并非單純的氣血虧虛,也可能是產后焦慮的表現之一。
“母親在白天對嬰兒過度警覺,擔心沒有喂養好孩子,每次聽到嬰兒啼哭時慌張自責;又總在深夜被孩子哭鬧聲驚醒,常常感到心慌胸悶,這正是心神不安的表現。產后氣血耗傷,再疊加情緒壓力,如同在干涸的河床上點燃烈火,既灼傷津液,又擾亂心神。”邢佳指出,乳汁的流動與情志息息相關,悲傷、憤怒等情緒波動會導致肝氣郁結。《黃帝內經》記載“肝主疏泄”,哺乳期若肝氣郁結,即便脾胃運化充足,氣血也會被困在乳絡之中,即乳汁已生成,但難以排出。
此外,情志之病,當以情治。邢佳認為,當母親因奶量波動陷入自責時,更需理解吐納調息、心身合一的深意,覺察到焦慮的根源或許不全在哺乳方法,而在失衡的身心狀態,那些強迫自己灌下油膩湯水、頻繁使用吸奶器的行為,反而可能加重身體負擔。
除了緩解媽媽們的焦慮情緒外,學會科學飲食對母乳喂養也十分有益。為此,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產科護士長、主管護師桂平,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護理部副主任宋麗莉一起為大家解惑。
Q:雞湯、魚湯可以增加奶量嗎?
A:沒有高質量的臨床研究證據表明喝湯可以增加奶量。有些媽媽感覺喝湯后奶量變多,可能是湯中的水分發揮了作用,也可能喝湯后增加了媽媽“追奶”的信心。平時愛喝湯的媽媽,可以適當飲用一些清淡的湯,如蔬菜湯、魚湯、雞湯等。本身不愛喝湯的媽媽不建議強迫自己喝湯,這樣不僅不能增加奶量,反而會因為情緒原因影響乳汁分泌。
Q:花生碎、絲瓜能增加奶量嗎?
A:食物的催奶效果往往不明顯,而且會因人而異。海藻、貝類、乳酪、核桃、花生碎、絲瓜、紅糖糯米稀飯、熱巧克力、花生牛奶等食物,可能有催奶效果,但這大多來自他人經驗,而非科學依據。要想增加奶量,需要增加有效吸吮乳房的頻率,乳汁排出得越多,產生的乳汁也就會越多。
Q:韭菜、大麥茶等食物會回奶?
A:與沒有食物對催奶有顯著作用相同,也沒有食物對回奶有顯著作用。媽媽們無需刻意避免某種食物。相反,哺乳期飲食應該多樣化。乳量的多少主要取決于移出的奶量,乳汁的有效排出是保持奶量充足的根本條件。同時,哺乳期的媽媽們要保持愉悅的心情,也對增加奶量有益。
Q:哺乳期吃海鮮,寶寶會過敏嗎?
A:哺乳期媽媽可以食用海鮮,《中國營養膳食指南》建議,哺乳期媽媽應每周至少食用一次脂肪含量豐富的海魚增加DHA的補充。但可能存在媽媽吃海鮮后寶寶過敏的現象,建議媽媽們初次食用該海鮮時,少量進食,觀察幾天,寶寶若無明顯過敏癥狀,就可以正常食用。
Q:哺乳期可以喝咖啡、奶茶嗎?
A:極少量的咖啡因會進入媽媽的乳汁,每天1-2杯咖啡不會影響母乳喂養。哺乳期媽媽開始喝咖啡或奶茶時,可以先觀察寶寶有無入睡困難、易驚醒的癥狀,如果寶寶的狀態與平時無異,媽媽可安心享用咖啡、奶茶等含有咖啡因的食物,但不宜過量。
新京報記者 張兆慧
校對 翟永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