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受詬病,銷量難起勢,深藍汽車的盈利至今仍是難題。
員工購買自家品牌車,便可離職兩個月后再回歸?
這樣的做法在車圈史無前例,但最近,深藍汽車CEO鄧承浩在一則視頻中將其提出,該言論迅速引發行業熱議。
吳迪攝
“賣車同時借機裁員”
近日,鄧承浩在深藍汽車三周年活動上提出員工購車可離職兩個月,他表示,“買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給大家離職的機會,出去野一下,野完之后深藍汽車再把大家召回來。”
對于這個提議,他補充道,公司很多員工都有出去玩一段時間的想法,包括他自己也有這樣的想法,但是現實情況不允許。
該視頻一經流出,網上對這個說法的看法各有不同,有網友認為,“買你的車反而被離職太不靠譜了”,也有網友認為,“這是在賣車的同時借機裁員,離職時企業的入職時間清零,后續再裁員負擔就小很多了”。
事實上,離職意味著勞動關系中斷,可能導致工齡清零、社保斷繳等問題。業內人士分析,盡管鄧承浩承諾“返崗后職位不變”,但口頭承諾缺乏法律保障,員工可能面臨“車財兩空”風險,陷入被動。
3天后,鄧承浩針對該事件發布長文回應,該言論是在員工生日會上臨時起意,核心是解決員工年假不足的問題,并非是淘汰員工或營銷噱頭。他強調,公司正在研究具體實施方案,確保符合人事制度。
為什么是深藍G318?別的車型不行嗎?從市場情況看,消費者認為這是一種變相促銷的手段,對此鄧承浩并未作出相關解釋。
滿新攝
G318銷量不及預期
上市近一年,深藍G318的銷量并不理想。
目前,深藍有六款車型在售,從當前的銷量結構來看,增長仍高度依賴老車型,深藍S05與S07兩款車型在今年前4個月的銷量貢獻占整體近7成。
作為品牌推出的第三款車型,深藍G318去年6月上市后,憑借方盒子造型、外掛備胎和側開式尾門設計等吸引了不少越野用戶的關注。同時,憑借15.29萬至19.69萬元的售價,新車上市后70個小時內訂單破萬。但隨著時間推移,深藍G318的銷量并沒有如預想般快速提升。
根據太平洋汽車網數據,今年前4個月,深藍G318累計銷量4568輛,月均1000多輛,僅占深藍總銷量的6.5%。截至今年4月,該車自上市以來累計銷售不足萬輛。
銷量表現不佳根本原因還是產品力,網上消費者針對G318車輛質量、用車體驗等方面詬病不少。
車質網上,部分車主提出深藍G318在宣傳中未明確標注車機芯片型號,實際采用聯發科芯片,而同級車型普遍使用高通8155或8295芯片。該芯片基于2017年架構開發,性能落后,導致車機頻繁卡頓、死機、黑屏,且360影像模糊;還有車主反映車輛APP會無故失聯,提示車端未喚醒,重啟車機也難以解決。
深藍G318在性能上同樣被消費者詬病,強制純電模式下,增程器頻繁啟動,導致油耗升高。有車主實測油耗達16.94升/百公里,遠超官方給出的7.7升/百公里的宣傳數據。
想在今年實現盈利
產品受詬病,銷量難起勢,也讓深藍的盈利至今都是難題。
此前,鄧承浩在上海車展上表示,深藍汽車旗下產品本身是有一定的毛利,只是研發占用了大量的資金。
長安汽車2024年財報顯示,深藍汽車去年虧損15.72億元,同比收窄47.58%。減虧主要得益于產品結構的優化和降本增效措施的實施,通過調整產品線,其推出更符合市場需求的車型,并在生產、采購等環節降低成本,緩解了部分虧損壓力。
深藍汽車管理層提出了“3萬輛盈利線”的目標,即月銷達到3萬輛時有望實現盈利。然而,去年深藍汽車單月最高銷量曾達到3.6萬輛,但距離盈利仍有一定距離。
業內人士認為,深藍汽車的發展很大程度上依賴于長安集團的技術與渠道支持,某種程度上反而限制了其獨立發展的能力和速度。
為提升市場競爭力,深藍汽車不斷加速產品迭代,推出了如S07、L07等新車型,并搭載了華為智駕系統,試圖在20萬至25萬元市場實現突圍。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細分賽道,眾多品牌扎堆布局,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深藍汽車面臨的競爭壓力不小。
此基礎下,鄧承浩仍立下“軍令狀”,在長安汽車的全力支持下,深藍汽車要在2025年實現正向的盈利循環,支撐其盈利的點在于全球50萬輛的銷售目標,其中國內市場40萬輛,海外市場10萬輛。
從進度條來看,目標推進并不樂觀,1—4月,深藍累計銷量為87822臺,僅完成全年目標的17.56%,業績實現難度不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