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5月17日,韓國SBS電視臺曝出重磅消息:埃及軍方突然宣布對105架韓國FA-50戰斗機的采購計劃啟動“重新評估”。
然后,聯想到中國殲-10C戰斗機參與的中埃聯合訓練。還有憑借近期的實戰表現的“打印廣告”。
韓國人心慌的一批。
埃及對FA-50的興趣始于2022年埃及航展,韓國“黑鷹”飛行表演隊的金字塔上空炫技曾讓埃及軍方眼前一亮。
韓國承諾的“技術轉讓+本土生產”模式(埃及可組裝40%零部件)也契合埃及發展國防工業的需求。
可是,FA-50的設計高度依賴美制武器系統,無法兼容埃及現有俄制、法制彈藥體系。
FA-50雖名為“輕型戰斗機”,但實際單價約3000萬美元,遠超同級別性價比機型。
相比之下,中國殲-10CE在巴基斯坦的采購價為3888萬美元/架(含飛行員培訓、零部件儲備等全周期服務),卻具備中型戰機的作戰能力。
埃及軍方內部評估認為,FA-50的“教練機底子”難以承擔現代空戰任務。
其最大起飛重量(12噸)和作戰半徑(不足1000公里)遠遜于殲-10C(19噸、1500公里)。
再者,FA-50的核心部件(如F404發動機、AESA雷達)依賴美國供應。
美國的“國家安全”大家都知道的。
就在埃及對FA-50疑慮加深之際,中國殲-10C憑借“打印廣告效應”迅速上位——
巴基斯坦空軍的殲-10C在5月印巴沖突中以6:0戰績擊落印度“陣風”戰機。
其搭載的霹靂-15導彈射程超150公里,徹底壓制了法國“陣風”的“流星”導彈。
這一戰果讓中東國家對中國戰機的實戰能力刮目相看。
還有,在4月中埃“文明之鷹-2025”聯合訓練中,殲-10C與埃及米格-29模擬對抗時展現出超視距打擊和復雜電磁環境下的生存能力。
并且,殲-10C支持兼容俄制R-77導彈、歐制“流星”導彈及國產霹靂系列彈藥,這對擁有“萬國牌”裝備的埃及空軍至關重要。
此外,中國還可提供從L-15教練機到運油-20加油機的全體系支持,形成“訓練-作戰-維護”閉環。
近年來,美國以“人權問題”限制對埃軍售,法國“陣風”戰機的高昂維護成本(單機年維護費超2000萬美元)也讓埃及苦不堪言。
再者,埃及已向中國采購紅旗-9BE遠程防空系統和LW30激光炮,構建“傳統導彈+定向能武器”的多層防御體系。
若殲-10C順利入列,埃及將成為首個同時裝備中國戰機、防空系統和預警機的中東國家,形成獨特的“中國體系”優勢。
中國承諾在埃及建立殲-10C維護中心,并轉移部分零部件生產線。
巴基斯坦以14億美元采購36架殲-10CE的案例顯示,中國軍貿不僅價格優勢明顯,還附加“技術轉讓+聯合生產”條款。
這與韓國FA-50的“組裝式合作”不同,埃及可借此掌握先進戰機的維修技術,為未來采購五代機鋪路。
更關鍵的是,中國承諾不干涉埃及內政,這與美國對F-16出口的政治捆綁形成鮮明對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