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江南碧蒼蒼
蠶老枇杷黃”
從立夏到小滿
不過半月時光
金黃誘人的枇杷
已經爬滿山坡
千顆萬顆壓枝低
咬下瑩潤的果瓣
仿佛將整個初夏的明媚
都含在了口中
枇杷,具有清熱解毒、潤肺止咳、健脾益胃、生津止渴的功效,被稱為“初夏第一果”。
“三潭”枇杷因產于新安江畔的漳潭、綿潭和瀹潭三個村而得名。
“天上王母蟠桃,人間三潭枇杷”。三潭枇杷早在宋朝羅愿所撰《新安志》中便有記載。
由于地處新安江畔,三潭枇杷的生長環境得天獨厚,靠山臨水,終年云霧繚繞,雨量充沛。獨特的微氣候,為枇杷的生長提供了理想條件。
初夏時節,走進“三潭”,新安江水悠悠流淌,兩岸青山層巒疊嶂,兩萬畝枇杷林分布其上,成熟的枇杷如點點繁星點綴在綠葉之間,空氣中彌漫著沁人心脾的枇杷清香。
每逢枇杷上市的季節,產區沿線都會設立多個臨時銷售點,為游客和采購商提供便利。同時,借助互聯網的東風,當地還搭建起了產、銷、運對接合作平臺,進一步拓寬了果品銷售渠道,更好滿足市場需求。
枇杷全身都是寶,不僅好果、大果可以采摘銷售,其他果子也能通過制作枇杷膏等方式實現價值最大化,為當地村民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益。
歙縣“三潭”枇杷的種植面積約為2萬畝,涵蓋了大紅袍、光榮、朝寶、白沙等20多個品種,2025年產量預計5000余噸。由于4月溫度偏低,枇杷上市時間較往年推遲了一個星期,5月20日到6月5日,銷售進入最旺時節。
來源| 黃山日報
責編| 袁丹丹編輯| 王玲
主辦單位| 安徽省網信辦、省政府新聞辦
平臺建設及技術支持| 安徽新媒體集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