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似乎有一種勾人心弦的魔力。
它是從草原來的孩子們,日思夜想的故鄉(xiāng)。它是從未見過草原的人,心心念念的詩和遠方,是此生一定要到達的“烏托邦”。
而在多數(shù)中國人心中,草原約等于內(nèi)蒙古,因為沒有任何一個地方的草原可以與內(nèi)蒙古大草原相比。
這里的生靈都為在草原而歌唱,天的遼闊、云的縹緲、地的蒼茫、牛羊的閑適、駿馬的馳騁,一切都在競相奔騰,生命都泛著熱愛的滾燙。
這個夏天,Gapper邀你共赴央視精選的草原秘境——錫林郭勒正藍旗私屬牧場。我們摒棄常規(guī)景區(qū)路線,在《此生要去的100個地方》綜藝收官拍攝地,開啟4天3夜的深度療愈之旅。
作為全國唯一入選這檔央視旅行綜藝的草原營地,這里擁有800畝原生草場與綜藝同款蒙古包住宿。印度瑜伽哲學(xué)博士迪帕克將全程指導(dǎo)這次旅程,帶領(lǐng)大家通過晨間瑜伽、圣泉清潔法、星空冥想等幾大療愈模塊,實現(xiàn)身心能量的深度重啟。
營地創(chuàng)始人更將親自分享草原環(huán)保理念,指導(dǎo)我們參與草籽播種等生態(tài)行動。
6月特別團期將有人氣旅行博主Ella同行,以下是Ella參與前年同款項目的完整游記,給大家提前劇透一下
絕美草原風光scenery
內(nèi)蒙古最無價的珍寶,就是永遠不會看膩的自然風光,蒼穹牧野、浩瀚星河,點燃一簇篝火,聆聽悠長的游牧長調(diào)在寂靜的長夜。
深入大草原腹地,
靜享私家牧場。
錫林郭勒,蒙古語為“高原上的河流”。這里是久負盛名的“草原馬都”,也是“草原明珠”。
錫林郭勒草原之大,是一種真正稱得上遼闊蒼茫的廣大存在——錫林郭勒大草原的總面積足足有20萬平方公里,比河北省的面積還要大一些。
這里的美是綿延開放的,不必刻意追隨什么景點,因為沿途目光所及之處皆是風景。錫林郭勒最不缺的,就是各具風情的優(yōu)質(zhì)牧場。
洪圖淖爾就是這樣一個地方,這里有溫柔細膩的草原湖泊,也有狂野硬朗的沙漠;草原上長著低矮的草和野花,沙地卻佇立著高大樹木。
湖泊、草原、濕地、沙漠,這些看似沖突又矛盾的地貌,卻在這里共生共存。
尤其在春夏的草原,藍天之下,一碧千里;目之所及,是成群的牛羊,縱情狂奔的駿馬。
置身在這遼遠的天地間,仿佛自己與自然融為一體,我們變得無限小,心卻無限大,思緒可以無限蔓延到很遠的地方。
入住野奢營地,
走進央視嚴選的草原秘境。
連續(xù)3晚,我們都將入住 央視綜藝頻道《此生必去的100個地方》第一季的上榜營地酒店——格諾爾游牧營地。
格諾爾游牧營地位于內(nèi)蒙古錫林郭勒大草原的深處,是風與牧歌交織的游牧秘境。這里沒有高樓圍墻,只有繁星垂落的帳篷、篝火旁的馬頭琴聲,和隨風起伏的草浪。
營地每年只有4個月左右的營業(yè)時間, 每年六月一日左右開營,十月中旬離開。一年中有四個季節(jié),春夏屬于格諾爾,秋冬則屬于牛群和羊群。
因此,這里的美好皆為自然所賜,六月開始,春生夏長,萬物更新。
營地的創(chuàng)始人叫吳云其木格,談及創(chuàng)辦營地的原因,她這樣形容,
“25歲的時候,我來到烏蘭布統(tǒng)草原,看到太陽落山的時候,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席慕容在詩里寫的‘漂泊的孩子終于找到了回家的路’。作為草原的孩子,我希望讓來到這里的人們能夠在一個舒適的場域,更沉浸式地感受草原游牧民族的生活。”
開展瑜伽療愈,
與草原同呼吸。
瑜伽哲學(xué)博士迪帕克Deepak將成為我們此次旅程的同行者。
作為擁有超過20年的瑜伽修行及執(zhí)教經(jīng)驗的從業(yè)者, 他將通過瑜伽、頌缽療愈、冥想、正念行走、清潔法、唱誦等方式,帶領(lǐng)我們 在草原的獨特場域中實現(xiàn)自我聯(lián)結(jié)。
首日傍晚我們將于營地制高點的星空冥想臺進行銀河觀星冥想,通過曼陀羅繪制建立身心與草原的深層連接。
次日晨課,以水元素流瑜伽搭配呼吸法喚醒生命能量。
下午我們將深入洪圖淖爾草原秘境,在Deepak的指導(dǎo)下進行止語徒步冥想。于牛羊成群的生態(tài)區(qū)專注呼吸節(jié)奏,體驗天人合一的寧靜。
第三天探訪蒙古族圣泉瑪尼圖,實踐瑜伽清潔法。用天然泉水完成身心靈三重凈化,同時了解游牧民族「水崇拜」的生態(tài)智慧。這一融合了印度瑜伽傳統(tǒng)與蒙古文化的環(huán)節(jié),將讓我們收獲跨文明的療愈體驗。
第四天清晨,熹微晨光穿透薄霧,在呼吸與體式的交疊間開啟最后一次瑜伽課程,學(xué)習(xí)預(yù)防疲勞的日常練習(xí)方案——從辦公椅上的脊柱螺旋拉伸,到候機時的足弓喚醒術(shù)等等...
千年游牧民族智慧Culture
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在寬闊天地間成長的錫林郭勒人,性格同樣的開朗、豪放。
這里的文明也神秘而別具風情,擁有著強大的吸引力。
敖包祈福,感受草原的心靈寄托
敖包,在蒙古語里的意思是“堆子”,多是在丘陵或山地高處用石頭堆壘成一座圓形的山塔,然后在敖包的里面放上神像或佛經(jīng),在正中央插上經(jīng)幡,四周插上松柏、紅柳等等。
據(jù)說敖包的由來是因為,在像大海一樣的茫茫草原,沒有可以指路的標識,行政區(qū)劃、游牧分界更無以識別,人們就壘石成堆或壘土成堆,作為路標和界標。
后來,有鑒于中原民族以山為天之象征,祭山祈年,離山較遠的草原上的人們,便“壘石為山,視之為神”,以進行各種祭祀活動,于是敖包又成為天和神的象征。
這次我們將一起體驗蒙古族的敖包祈福儀式,使?牛奶、五谷、經(jīng)幡,用蒙古族的禮節(jié)向?生天燃香祈福。
篝火蒙餐,飲酒頌歌,夜觀星河…
草原入夜,仍留有陽光的余溫,習(xí)習(xí)涼風吹過,好不愜意。
辛勤一天的牧民將熱情在夜晚燃放,拉起手,圍著熊熊燃燒的篝火起舞。
對酒當歌,悠揚的馬頭琴聲響徹草原。
將上好的馬奶酒一飲而盡,熱鬧散去,這時仰頭,你會收獲讓人熱淚盈眶的感動。
天空再一次近在咫尺,被漫天璀璨星河鋪滿, 萬籟俱靜,天地之間仿佛只剩自己。
品嘗蒙古美食,
舌尖鎖住記憶。
地道蒙式硬早茶
“沒有什么能夠叫醒一個裝睡的內(nèi)蒙古人,但是內(nèi)蒙早茶可以。”
隨著一股濃郁醇厚的奶香鉆進鼻尖,再賴床的人都會起身奔赴蒙式早茶的盛宴。
純凈的山泉水與剛擠的新鮮牛奶,加入內(nèi)蒙特有的磚茶,獨特的芳香滿滿溢出。
這不算完,還要將酥油、奶皮子、奶豆腐、炒米、干肉逐個加進去繼續(xù)攪拌熬煮,才是一鍋正宗的鍋茶。
“看上去稠糯似粥,喝起來卻絲滑如緞,奶香在喉頭好久都不散,油而不膩,濃而不齁。”
內(nèi)蒙鮮羊肉
有些人不愛吃羊肉,那一定是因為他們從沒吃過內(nèi)蒙的羊肉。
內(nèi)蒙的羊肉被稱為“肉中人參”,肉質(zhì)厚實緊湊,沒有半分膻味。
以內(nèi)蒙最地道的方式烹飪——清水煮,才能讓羊肉的鮮香最大程度釋放。
大口吃肉的那種酣暢淋漓的快樂,讓草原之旅變得更加圓滿。
草原公益行Public welfare
這方水土養(yǎng)育了千千萬萬草原兒女,所以這里的人們始終對草原懷有謙卑的愛與敬畏——他們從未想過征服草原,而是感激草原接納自己。
同樣,我們也應(yīng)該以愛來回饋草原,了解它、照料它,讓所到之處,煥發(fā)生機。
播撒草籽
漫步絕美的格諾爾游牧營地,同時會有營地創(chuàng)始人同行。
在他們的指導(dǎo)下,我們可以一邊散步草原,一邊播撒下生命的種子。
相信不用等到來年春天,在下一場雨后,便會有嶄新的綠意、無數(shù)的生機在草原蔓延。
/咨詢與報名方式/
了解更多詳情&報名
進入“GAPPER小程序”報名
咨詢&約伴
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客服
??
Gapper小天使(Gapper321)
1.咨詢郵箱:info@gappernet.org(2個工作日內(nèi)回復(fù))
2.微信客服Gapper小天使:Gapper321(添加時請備注意向項目)
3.咨詢電話:400 606 5502(咨詢時間為周一至周五 9:00am - 12:00 am / 2:30pm - 6:00 pm)
↓后臺回復(fù)關(guān)鍵詞解鎖更多國內(nèi)項目↓
冰島、摩洛哥、巴厘島、泰國、尼泊爾、斯里蘭卡、馬來西亞、新疆、敦煌、海南西島、貴州廈格、云南鎮(zhèn)雄、云南維西......
2025Make a difference on the way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