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昨天晚上快12點時,入睡前打開手機的公眾號后臺看數據,發現新增了一些關注和留言,其中一條讓我非常吃驚:耳朵郭本人居然留言了。
之前,我曾經寫過一篇《》,本是就自己近幾年刷短視頻的經驗隨便談了談,沒想到無心插柳,那篇文閱讀量比較高,以至于有網友截圖發給耳朵郭,而她也順勢過來“打卡”一下。
寥寥數語,既謙遜又有條理,不愧是優質內容輸出者,我真心覺得她很厲害。
她說:“希望可以讓更多的人看到我們的大山西。“這句話很讓我感動。
耳朵郭是真心實意去宣傳山西的,拍視頻只是她的副業,但她為此付出很多。早在去年“黑神話悟空”讓山西文旅爆火之前,耳朵郭就已經每周末去到山西各地拍視頻宣傳當地美景和美食。她以一個年輕女生的視角,對山西這片古老土地作出自己的觀察。無論是畫面還是文案,都讓人感覺十分舒服。
所以我很早之前,就比較喜歡她的視頻,她的視頻拓展了我對山西很多縣域的認知,以至于我在進行一些省內短途旅行時,也會將她的視頻內容作為參考攻略。
02
其實大家看我的內容,雖然說是記錄生活,但總喜歡圍繞“山西”這個話題。我不知耳朵郭是因何開始以山西為主題拍視頻,而我實際是受導演賈樟柯影響。我非常喜歡賈導的電影,賈樟柯電影中,總離不開山西的影子。
且不說他最初的故鄉三部曲,即使在《三峽好人》這樣故事地設置為重慶的影片中,兩位主人公韓三明與沈紅,各自的身份也都來自山西。導演用煙酒糖茶展現人們的生活,而酒的那一幕,正是三明提著兩瓶汾酒。
我記得有一年,我在平遙電影展的論壇活動中聽講,現場有觀眾向賈樟柯導演提問山西應該如何發展,賈導說:山西嘛,還是要我們山西老鄉自己先努力建設。
在我看來,內容創作者最能辦的事情就是宣傳,這句話套用在宣傳上,那就是:山西嘛,還是要我們山西老鄉自己主動去宣傳。
所以我總是希望在每一篇文字里能表述一些“希望大家來山西游玩”的話,也非常喜歡寫一點關于山西的故事。如果我們山西人自己不愛家鄉,又何談讓別人去尊重和了解呢?
03
當然,我只是一個訂閱者寥寥無幾的普通人,在網絡信息浪潮中甚至不入流。但我還是覺得:即便普通,但只要多一個人聽到看到,就是一份光與熱。我很喜歡微信公眾號的那句宣傳語:再小的個體,也有自己的品牌。
所以我講這種話并不會羞愧,因為我覺得我真的在做了,有些文章可能有100個人讀過,有些可能有1000個人讀過,也有少數可能有10000個人讀過,我覺得每一次曝光,都是一種影響。
所以也正因為有這樣的情愫,我會非常喜歡一些自發去宣傳山西的創作者,例如耳朵郭這種網紅,我真心希望她的粉絲量和影響力能夠更大,她的付出配得上成功。
另外,我覺得挺神奇的,當你關注的視頻網紅突然在你公眾號內容下方留了言,有種類似于“在自家門口追星成功”的驚喜感。這讓人覺得,這個世界是互相聯通的。而這種互動追根溯源,是因為我們都熱愛家鄉,熱愛山西。
這種驚喜,前段時間也有過一次。我之前在關于太原全民閱讀大會的一篇文字中,說很喜歡書池里描寫太原生活的那本《小城槐香》,沒想到留言區居然臥虎藏龍,有人了解這本書的作者是兒童文學作家王琦。然后也不知道是被人推薦了還是怎么回事,這位作家在公眾號里給我發了一條簡短的打招呼私信。這讓我覺得不可思議,同時也有些慚愧,因為我覺得我寫得不好。
雖然說我們之間的溝通可能也就僅限于此,但我覺得已經非常幸運了,這是生活中難得的,一閃而過的光芒。而這一瞬的光芒會成為興趣,所以我決定讀《小城槐香》以及《小城流年》。
最后,我覺得最不可思議的,還屬于那些默默關注的訂閱者,經常在留言區能看到一些有深度的見解以及我所不知的往事。我相信相似的靈魂都是殊途同歸,我很感謝所有愿意關注我的訂閱者們。
于我而言,寫下來,被看到,確認存在,可以記得。這便是寫公眾號的初衷和全部理由。我很開心,我們彼此之間有過交流的痕跡。
如果你能關注我,那可真是太好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