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在《晁錯論》中寫道:“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
心態,就是一個人的精神狀態。心態好,精神飽滿,身體也就更健康。
“心寬一寸,受益三分。”心寬的人,不會為生活中的小事耿耿于懷,即使遇到困難也能積極面對,他們喜歡行走在陽光下,總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身體也會越來越健康。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同的視角呈現出不同的風景,不妨養成以下三種心態,你會越變越好!
挖 井 心 態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此句出自佛教著名的經典《華嚴經》,經云:“三世一切諸如來,靡不護念初發心。”又云:“如菩薩初心,不與后心俱。”
“初心”就是我們最開始的發心,比如我們的目標、理想、愿景等等。
“不忘初心”就是不要忘懷我們最初時候的本心,即那顆與生俱來的善良、真誠、樸素、寬容、進取、博愛、勤奮之心。
只有不忘初心,我們才可能實現最初許下的愿望和理想。同樣是挖一口深井,有的人在某個地方挖一會,看不到泉水,就趕緊換地方,結果一無所獲。
而有的人選好地方后,會全神貫注,埋頭苦挖,直到看見泉水汩汩流出。
現實中,很多人都急于求成,付出一點時間和精力,就想馬上看到回報,結果一事無成。
相反,那些認準某個領域,全心全意持續努力的人,大多得到了命運的饋贈。
有句話說得好:“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唯有調整好心態,深耕自己的那口井,不慌不忙,專注當下,才能迎來水到渠成的那一天。
空 杯 心 態
空杯心態是一種不容易做到的積極心態,是一種成長型心態。其核心是不斷修改完善升維自己的認知坐標體系。
一個杯子裝滿了,就再難裝入新東西。
只有清空杯子,才能再次注滿,更新自己。人也是一樣,要保持空杯心態,定期清零,不斷向前。
如此,方有可能真正成長,實現躍遷,邁向人生的新高度。
短視的人,總喜歡抱著過去的成敗得失,或志得意滿,或踟躕不前。聰明的人,往往早已放下了過去的失敗挫折,看淡了曾經的榮耀成就。
一個人知道的越多,就會發現自己所知甚少,不知道的更多。恰如海面上的冰山,能看到的不過是冰山一角,看不見的才是龐然大物。
倘若驕傲自滿,只會固步自封,囿于思維的牢籠,被時代所拋棄。
保持空杯心態,向外探尋,向內思考,不斷打破自己,方可行穩致遠。
向 日 葵 心 態
積極的心態是生命的陽光和雨露,是成功的基石,我們想成就一件事情,更是離不開積極的心態。
向日葵,哪里有陽光,它就朝向哪里。積極樂觀,向陽而生,也是處世最好的心態。
人生中,有幸運,也有不幸,有快樂,也有悲傷。
但無論身處何種境遇,都要保持向陽生長的勇氣和動力。
不管困難如何、挑戰如何,只要你用積極的心態對之、處之,且能知足常樂,自能贏得自在灑脫的人生。
即便是得不到預期的結果,也能俯仰天地,無愧于心。
生活需要積極的心態,不是嗎?笑對人生風雨,砥礪前行,不懼風霜,在奮斗中實現自己的愿望與理想,收獲人生的累累碩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