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李苗
近日,安徽鳳陽明中都鼓樓突發大面積瓦片脫落事件引發社會廣泛關注。記者梳理時發現,這次事件距離2024年3月該鼓樓竣工驗收僅過去14個月,而負責修繕的企業還曾獲評“民工工資支付保障先進單位”,卻因拖欠工資被起訴。
社交媒體流傳的“鳳陽鼓樓瓦片脫落”視頻顯示,大量瓦片從樓頂脫落,現場煙塵彌漫。據鳳陽縣文化和旅游局通報,5月19日下午6時30分許,鳳陽縣鼓樓樓宇(1995年重建)頂部一側瓦片部分脫落,無人員傷亡,相關情況正在調查中。
5月20日,當地居民吳先生向記者透露,鳳陽鼓樓1995年重建的部分使用近30年未出現重大險情,卻在2024年專項維修后1年多發生瓦片大面積脫落的事故。
這一情況也引發網友質疑:“修舊不如舊,錢到底花在哪了?”
記者調查發現,該項目招標估價約400萬元,2024年3月18日,鳳陽大明旅游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發布的《鳳陽縣明中都鼓樓樓宇維修履約信息》顯示,該項目主體名稱為黃山市徽州中亞建筑安裝古典園林有限公司,交易項目名稱為鳳陽縣明中都鼓樓樓宇維修,合同金額為341.205708萬元。但2024年6月公布的信息顯示,該項目最終的結算金額驟降至290.23萬元。“400萬縮減至290萬,在使用材料上是不是有所保留?”這也引起了網絡平臺網友的猜測。
在官方公布的招標信息中顯示,鳳陽鼓樓項目的項目負責人為潘建榮,而在2025年1月,該公司還中標了河南永城市公園路道路(雨亭路一東環路)建設工程項目,投標報價13362215.33 元,工期180日歷天,項目經理為潘建榮。在社交平臺的評論區,此次中標也引發了一些網友的質疑,“修路又修古建筑,能做到專業嗎?”
此外,據《建筑時報》2022年11月21日的報道,黃山市徽州中亞建筑安裝古典園林有限公司擁有“民工工資支付保障先進單位”稱號。自2002年起,該公司參與修繕了世界文化遺產黃山松谷庵在內等文物修繕工程和古建筑群修繕、改造工程等重點項目。其中,徽州呈坎靈山書院項目還榮獲2022年黃山市“迎客松杯”優質工程稱號。
然而,記者通過天眼查查詢發現,此前在2017年和2021年,該公司卻曾因勞務糾紛、拖欠木工工資等問題被起訴,并被判支付工資。在天眼查上顯示,該公司還涉及70余條法律訴訟,其中多數集中于建設工程合同糾紛和勞動爭議。
面對公眾質疑,鳳陽縣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盧德永在接受央廣網采訪時回應,2017年初樓宇頂部瓦片就開始零星脫落,2023年脫落情況加重,隨后啟動招標進行專項修繕,并于2024年3月重新開放。但同年12月,無人機巡檢時發現樓宇頂部南北向出現裂縫,第三方檢測機構評估后要求施工單位進行修補,當時結論是“沒有整體滑動現象”。
對于此次事故原因,盧德永提到,據氣象部門監測,事發當天溫差高達20℃(最低17℃/ 最高37℃),這種情況比較罕見,已將此信息反映給專家組,但不確定是否與此次瓦片脫落有關。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