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潔是一名高一年級的女生,少數民族,因情緒不穩定、學習很難集中注意力,成績下滑,和母親一起來到了咨詢室。她長期被悲傷、絕望感淹沒,情緒不穩定、感覺被拋棄、自我價值感低,有輕生意念,多次劃傷手臂,家庭關系糾結、沖突。
父母早年離異,阿潔從沒見過爸爸。從小和外公、外婆、母親、表弟一起生活,6歲時外婆去世,表弟外地工作,母親忙于工作和家務。阿潔從小與外公的關系很親近。親人關系不和睦,母親經常和外公吵架。阿潔與母親的關系愛恨交織,沖突多,她從小懂事,遇到事情不想讓家人擔心,不愿意麻煩別人。
初中畢業前幾個月外公去世,家人以怕耽誤學業為由強迫阿潔回學校。阿潔在家只待了一天就匆匆返校,當時心里很難過,但依然強忍悲痛繼續學業。每次想起外公都很傷心,在遇到問題時,得不到親人和朋友的理解,感覺悲傷和絕望,輕生意念頻繁。
阿潔在關系親密的外公去世后,本應送外公最后一程的時間,卻被家人以怕耽擱畢業為由勸回了學校,導致哀傷處理環節中重要的一環缺失。阿潔一直沉浸在哀傷之中,無法自拔。其次,母親很看重學業,除了學業以外的事都不太愿意聽,也不太關注阿潔的情緒狀態。
阿潔從小被教育要表現得堅強,不能讓家人擔心。在遇到親人離世這種較大的哀傷事件時,無法向家人、朋友訴說自己的悲傷痛苦,害怕傳遞了負面情緒,擔心表現得不夠堅強。阿潔長期克制自己的哀傷情緒,無法排遣,以至于出現情緒割裂狀態,白天在別人的眼里是一個活潑、開朗、樂于助人的乖乖女。但到了晚上時,時常會感到悲傷、頭痛、自我批評,劃傷手臂,輕生意念頻繁。
外公離世,自己沒有在場,而外公生前對自己又很好,所以阿潔雖然被愛深深地包裹過,但同時也被戴上了沉重的枷鎖,帶有幸存者式的愧疚。出現暴飲暴食折磨自己、劃傷自己等行為。其次,因為外公很疼愛阿潔,為了表達感恩,每次見外公時都是按照外公的喜好來穿著。例如阿潔每次見外公時會換上外公所喜歡的亮色衣服,并依照外公的喜好留著長發,雖然阿潔自己更喜歡短發。
阿潔其實是非常渴求親人的關懷和溫暖的。因父母早年離異,阿潔從沒有見過父親,父愛嚴重缺失,阿潔時常懷疑是因為自己不可愛,不值得被愛,所以父親離開自己。同時外婆在阿潔幼年時去世,從小到大,只要外公很關心自己,自己不需要表達,外公就能讀懂阿潔的心理需求,對外公有強烈的情感依賴和需求。
每當外公與母親爭吵時,阿潔都會和外公結成同盟,抵抗母親,阿潔糾纏在外公與母親的矛盾沖突之中。畢業前夕與自己關系親密的外公也去世了,阿潔有強烈的被拋棄感,加之畢業前的壓力,安全感和歸屬感嚴重降低。
外公去世后,就剩下母親與阿潔相依為命,但是阿潔與母親之間存在溝通障礙。母親總是嘮叨學業,不認可阿潔情感表達的需求。而且母親總是教育阿潔要堅強、克制,不要麻煩別人。
通過場景重建干預,幫助阿潔平復情緒,讓阿潔說出壓抑已久的情緒,建立良好信任的咨訪關系。看見阿潔成長中的不容易,幫助阿潔逐步釋放壓抑已久的委屈和憤怒。
通過記憶重組干預,幫助阿潔看到自己在問題中的力量與堅韌,引導阿潔探究家庭代際矛盾和沖突的原因,理解自己的情緒。強化自我認同,與母親建立更深層次的情感連接。幫助阿潔在內心與母親和解,從而以更積極的態度與母親建立情感連結,增強對他人的依戀安全感。
我對阿潔母親進行了家庭指導,改變她與阿潔的負向互動模式,增進溝通,同時強調母親的優點,認可母親在大家庭中的承擔、付出與不容易。阿潔每周與母親打電話兩次,分享生活和學習中的喜怒哀樂,讓母親對阿潔的高中生活更加了解。
同時,阿潔也嘗試理解母親在工作中的不容易,以及作為一個單親母親獨自支撐家庭的勇氣、擔當與奉獻,接納母親的缺點。阿潔還與母親出游一次,這些具體的行動,讓阿潔與母親的溝通交流多起來。阿潔表示對母親的工作和生活了解增多之后,更能站在母親的立場來看待問題,理解母親的行為了。
記憶重組干預兩個多月后,阿潔的輕生意念消失。壓抑、委屈感下降了很多,雖然還做不到與很多人形成特別親密的關系,但是正在努力與室友說說話,一起去食堂吃飯。當自己情緒低落時,愿意嘗試與母親交流。無價值感也有改善,學會珍惜自己的生命,同時,阿潔表示覺得輕松多了,更新了對自我的認識,認識到自己的價值。她表示愿意與母親溝通,好好活下去,對自己的未來有了一定信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