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墓碑前用不明粉末堆出“陣法”,再念上兩句“咒語”,最后兩手一指,大喊:“定!”…
這并非電影里的情節,而是在短視頻平臺上演的“探險”橋段。
搜索“青年墓地”“墳墓探險”等關鍵詞,上述內容比比皆是,流量高的視頻能獲得上萬點贊。
“公墓探險”相關視頻
南都記者調查發現,此類“探險主播”的視頻內容大同小異:在寂靜無人的公墓里,主播穿梭于一排排的墓碑前,不時觀察是否有“阿飄”出現——為了避開違規詞匯,主播們用其代指“鬼神”“靈魂”。
一旦“阿飄”出現,主播便會拿著鏡頭狂奔,一邊罵臟話一邊喊“咒語”,如“急急如律令”等。配上詭異音樂或者尖叫音效,視頻的恐怖張力被直接拉滿。
其中更有博主毫不掩飾自己對流量的垂涎,在質疑評論中回復道:視頻都是劇情演繹,只是為了賺錢。至于會不會惹上“不干凈的東西”,其則自稱“八字很硬”。
調查
有博主在深圳墓地直播被逮
陳奇(化名)就是這類風格的博主之一,目前在一個短視頻平臺粉絲數超過24萬,獲贊數達40萬。
他曾向南都記者發來一部“得意之作”:視頻封面的上半部分是一個面容恐怖指甲奇長的長發人,下半部分是一只被拴住的家犬,標題為“被拍攝到的無法解釋的現象”。
為了流量,博主明知這類行為不當,仍想繼續鉆空子。陳奇告訴南都記者,他在粉絲數漸長之后去過深圳松山墓地直播:“上次我被逮到了,保安把我手電筒還有桃木劍給收了,所以我有一段時間沒開了,等過段時間沒那么嚴,我再去開直播。”
陳奇的賬號熱度
也吸引了外部的注意
去年10月,一個名叫“安陌直播”的App運營方找到他,希望把他簽為主播,為他提供流量支持。
南都記者查詢發現,“安陌直播”鮮明地打出“戶外探險玄學靈異”的標簽,由此也吸引了一大批“探墓博主”。
“安陌直播”的頁面設計十分簡單,只分為“正能量”“視頻”“關注”三個類別。“正能量”分類里輪播著有關“防止網絡沉迷”“樹立理性消費觀”“防止網絡詐騙”等視頻內容;“關注”則呈現被用戶關注的主播動態。
與其他兩頁不同的是,“視頻”頁面在白天十分安靜,只顯示一個直播間,名字為:祝所遇之人皆溫柔。直播里沒有主播,只有一個音樂軟件在放歌。到了晚上,各路“探險博主”才紛紛冒頭活動。
主播進行“公墓探險”時,自稱遇到“阿飄”
11月2日22時左右,南都記者點開熱度第一的直播間。主播自稱“小老妹”,驅車趕到一處墓地進行直播。在“小老妹”的直播間里,也出現了“阿飄”。她大罵著把“阿飄”趕走,還跟彈幕互動,問觀眾有沒有看到奇怪的東西。
雖然畫面十分熱鬧,但直播數據并沒有讓“小老妹”滿意。她反復要求觀眾們給她送禮、點贊,說“今晚的錢都不夠油費的”,“我沒有動力了,我不想直播了”。
此類視頻和直播還涉嫌侵犯逝者的隱私。“小老妹”氣喘吁吁地坐到地上,把鏡頭隨意對準一塊墓碑。墓主人信息若隱若現,有人發了一條評論:這倆人好年輕。“小老妹”也附和道:是啊,走得太早了。
擺拍
為吸引人氣取古墓尸骨
“找了幾個小時,終于用尋龍分金找到墓室入口,發現洞穴,探秘漢墓野墓。”
“小伙在荒山野嶺發現一個地洞,鉆進去一看,竟是座地下宮殿古墓。”
除了盯上現代墓
還有一些博主拍攝古墓探險視頻
這樣的視頻標題吸引了大批觀眾
但也引發了諸多爭議
2022年3月,博主“吉嘉軍賓兇”被網友舉報發布許多有關“探墓”的活動和照片,其中一條標題為“全網唯一,實探明魯王宮”,配圖為其通過繩梯順洞而下。
南都記者注意到,該博主曾曬出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會員證件。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就此事發布通告稱,該博主行為涉嫌違反文物保護相關法律法規,協會已將情況向相關文物管理部門反映,并對其行為進行調查。
古墓探險博主發布的視頻
還有博主不斷試探法律底線
為了流量大行“破壞”之實
2022年3月28日,陳某進入貴州龍里縣果里村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果里巖洞葬”內,在使用手機直播過程中,隨意打開洞內擺放的棺木,并將棺木內的尸骨取出任意擺拍,以此吸引網絡人氣、賺取網絡打賞,非法使用尸骨賺取非法利益。
其行為造成洞葬內的棺木、尸骨等文物不同程度損壞,且無法修復。案發當晚,陳某被當地村民發現,隨后被公安機關抓獲。2023年2月10日,龍里縣人民法院判決陳某犯侮辱尸骨罪,判處有期徒刑九個月,緩刑一年。
貴州省司法廳發布相關通報
今年3月,一個名叫“墓盜國中”的短視頻博主闖入了大眾視野。
與那些低調游走于禁區的“盜墓者”們不同,這位博主直接將“盜墓”二字做成賬戶頭像,并且在簡介中打出“領取古墓地圖”的廣告,甚至還在微信群中放言要挖掉秦始皇陵。相關截圖顯示,“墓盜國中”的粉絲數超16萬,視頻作品獲贊數接近60萬。
值得玩味的是,“墓盜國中”在發布短視頻中配文“盜墓違法,文物屬于國家”。但在微信聊天里,他又毫不掩飾自己的目的:“兄弟,都是真刀真槍,要致富去盜墓,群里面這種視頻很多,都是實戰派,不是小說。”
該博主被媒體曝光后獲得了警方關注,目前,其視頻賬號已被注銷。
商機
“病態流量”驅動的帶貨和收益
此類嘩眾取眾博眼球的“病態流量”
在部分人看來也是商機所在
幾年前,短視頻平臺一度盛行直播“尋寶”,直播間里,幾個人利用金屬探測器、強力磁鐵等設備尋寶、打撈。等觀眾人數上漲,其實質目的也暴露出來:借尋寶之名售賣勘探設備。
南都記者調查發現,前述以“戶外探險玄學靈異”為標簽的“安陌直播”,將簽約主播的提成發放標準分為四類,S級、A級、B級、C級。其中S級等級最高,收益在13000元至30000元不等。
南都記者查詢獲悉,“安陌直播”由南京福環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開發。該公司成立于2020年,是一家以從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為主的企業,注冊資本1000萬人民幣。
該公司曾因違反《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五十一條,被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罰款20000元。
“安陌直播”上的主播提成發放級別
另外,一些探墓博主積累了數十萬乃至上百萬粉絲,掛上櫥窗或在視頻里植入廣告,從賣創意飾品到推銷生活用品,從賣手機到推銷二手房,變現手段多樣。還有博主替人講解風水,當然也是收費的。
探墓博主評論區有人打廣告
在探墓類視頻評論區
不少“業內同行”也開始帶貨
一個名為“史鑒”的賬號自我介紹售賣古地圖,包括古寺廟、古墓遺址地圖等。南都記者咨詢古墓遺址地圖的價格,對方聲稱只有電子版,售價88元。經查證,其售賣的電子書實際上是上世紀80年代文物部門編寫的文物地圖集。
另有一個帶貨賬號主營“古錢幣回收”,也是在探墓類視頻評論區里尋找潛在客戶。不過南都記者點進主頁后看到,該用戶因違反短視頻平臺公約,已被禁止發布作品。
聲音
這些行為或觸犯刑法
墓地本為往生之人提供的清凈之所
不應過度打擾
但一些博主偏偏為了流量
選擇此類場地進行拍攝直播
對于此類行為
法律上是如何界定的呢?
北京市冠衡律師事務所律師張海粟告訴南都記者,如果只是在普通墓地拍攝和直播,目前并沒有明確的禁止性規定,但是一旦對他人的墓碑、墳墓等造成破壞或污染,需要承擔財產賠償責任,同時需要對死者家屬進行精神損害賠償。
張海粟表示,找人演戲扮鬼、放陰間配樂、擺陣作法這些博人眼球的行為,涉及封建迷信活動,與主流價值觀相違背。但是目前對封建迷信活動如何界定,對這些行為如何管理,依然比較模糊,只有上述行為達到“利用封建迷信擾亂社會秩序、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嚴重后果”,才會進行行政或刑事處罰。
至于古墓類探險視頻,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安家瑤向南都記者表示,“對于考古人員來說,需要先申請發掘執照,得到允許之后才可以行動”。安家瑤認為,個人擅自進入古墓拍攝、探險并不合適,“里面可能還很危險,沒有支撐得話,(古墓)倒塌會壓死人”。
探墓博主直接入洞拍攝
在安家瑤看來,部分博主在進入古墓后拿燈照射、隨意觸摸的行為,也有對古墓造成二次以至更多次損害的風險。她建議,個人如果對歷史文物感興趣,可以前往博物館、研究所進行了解。“這些機構也做了很多宣傳,希望能和大眾多多交流。”
張海粟告訴南都記者,一旦探險行為對具有文物價值的古墓葬形成破壞,可能構成《刑法》第三百二十四條的故意損毀文物罪或過失損毀文物罪。如果是以非法占有古墓葬內文物的盜掘行為,或構成《刑法》第三百二十八條的盜掘古墓葬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