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小時,從投訴到和解!”近日,豐臺區方莊街道芳城園一區第一社區上演了一場基層治理的“速度與溫度”實踐。居民呂先生家中因樓上管道漏水連年受困,憑借街道黨建引領“先鋒辦”工作機制,一場涉及鄰里糾紛、維修賠償的復雜難題被高效化解,生動詮釋了“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的治理效能。
一聲訴求牽出治理“硬骨頭”
“老母親每晚被滴水聲吵得睡不著,房頂又泡了!”5月6日上午,呂先生怒氣沖沖找到社區工作人員。原來,其家中衛生間因樓上管道滲漏反復受損,去年被泡壞的柜子尚未修復,新的滲漏又接踵而至。老舊小區管線老化、責任認定難、鄰里溝通不暢等多重因素交織,讓這起看似普通的漏水事件成為頑疾。
得知緣由,社區工作人員第一時間啟動“先鋒辦”機制——這是方莊街道創新推行的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模式,通過整合街道職能部門、物業、社區等多方力量,打造問題解決“快速響應鏈”。
跨部門聯動:社區工作人員同步聯系首開四分物業與街道平安辦。平安辦干部邱曉晨迅速對接房屋中介,當日中午即入戶核查,排除違規群租可能,明確問題核心為管道老化。
專業化攻堅:物業維修團隊攜帶測漏儀緊急介入,當日13時鎖定衛生間主管道沙眼隱患。在社區全程督辦下,維修人員當天完成管道焊接,徹底止住“水簾洞”。
閉環服務溫暖民心"最后一米"
漏水問題雖已解決,但“后半篇文章”同樣關鍵。次日,社區組織雙方開展賠償調解會。“我們理解您的損失,也請體諒租戶的難處?!惫ぷ魅藛T擺事實、講道理,提出“維修+賠償”方案。經3小時耐心溝通,責任方最終承諾承擔修復費用,呂先生亦對樓上住戶表示諒解,雙方握手言和。“從投訴到徹底辦結只用了12小時,效率太高了!”呂先生感嘆道。
這起案例是方莊街道“先鋒辦”工程的縮影。依托“響應到位、行動到位、溝通到位”的“三個到位”工作法,街道將黨組織的統籌力轉化為治理效能。數據顯示:自“先鋒辦”機制運行以來,訴求解決率達98.52%,群眾滿意度達98.54%,實現訴求總量同比下降15.87%。
下一步,方莊街道將繼續以“先鋒辦”機制為支點,撬動多方協同的治理杠桿,以更高標準、更實舉措打造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示范標桿,為推進超大城市精細化治理提供更多更優“方莊方案”。(王博 米春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