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好文激勵計劃#
有一段時間,我的高中群里面,總是不間斷地閃爍著消息。
有一些同學在同學群里很活躍,總是時不時地邀請同學們聚一聚,組織一場同學聚會。
但每次活躍的,總是少數幾個人,仍然有很多同學,和我一樣,從不在同學群里說話,從不參加同學聚會。
我們這些人并不是生性冷漠,而是因為這些原因。
專注生活,無力社交
前幾天在公園無意間見了一個很久沒有聯絡的同學,問她最近在忙什么。
她說:還能忙什么,每天圍著孩子轉唄。
原來,她從生了孩子后,就沒有再上班了,沒有老人幫襯,每天光是照顧孩子,就已經累到不行。
她的生活就只是圍著孩子轉,一個人帶娃,總是會累些,根本沒有多余的精力維持社交。
有很多人都和這個同學一樣,忙于顧及家庭,忙于生活,已經斷絕了社交。
不是無心,而是無力。
不是不懂社交的樂趣,只是生活的責任讓人無暇他顧。沉默背后,是成年人對生活最踏實的回應。
看透社交本質,變得清醒
你有沒有發現,同學群早已經變了味道,同學之間也再也找不到昔日的感覺,變質了。
我在以前也很熱衷于參與同學聚會,以為還可以找到曾經的感覺,還能夠保持純粹的同學情誼。
但后來發現在同學聚會上,彼此之間聊的話題,都不過是逢場作戲。
有人炫耀升職加薪,有人曬娃曬房,看似熱絡的聊天,實則是一場無形的攀比大會。
你發句工作煩惱,換來的可能是敷衍的安慰;分享生活喜悅,得到的或許是陰陽怪氣的調侃。所謂的同學情誼,在現實面前變得脆弱又功利。
曾經的同窗好友,如今見面除了客套的寒暄,再難找到共同話題。喝到微醺時稱兄道弟,酒醒后又回歸陌生人。
越來越多人,看透了這種表面熱鬧背后的空洞,與其在無效社交里消耗情緒,不如把時間留給真正重要的人。
享受獨處,內在豐盈
還有一些人,他們不混同學群、不赴聚會,純粹是因為找到了更舒服的生活方式。
我關注了一個博主,她在網絡上分享自己一屋一貓下班后不社交的生活狀態,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
很多人都羨慕她的狀態,下班后不社交,只是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
下班后窩在沙發里看書追劇,煮愛吃的火鍋,熬喜歡喝的粥,護膚,健身,簡單且充實。
他們不再需要通過社交來證明自己,也不在意別人眼中的“不合群”。
比起迎合別人,他們更愿意取悅自己。在獨處中沉淀、在熱愛的事情里找到價值,內心的豐盈讓他們不再依賴外界的認可。別人覺得他們孤僻,他們卻享受著這份難得的清凈與自由。
人生不止一種活法,人的價值也不因熱鬧和獨處來定義。
我們都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生活。
如果你覺得獨處更讓人愜意,那么大可以按照你喜歡的方式。
同學群,同學聚會,如果不喜歡,就別參加,別說話。守一片寂靜的天地,舒適且自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