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戰末節胡金秋彎腰喘氣,替補席許鐘豪攥緊毛巾盯著計時器。浙江廣廈與北京北汽的總決賽已戰至第五場,廣廈內線壓力空前。
胡金秋場均上場42分鐘,吳驍單臂拼搶已顯吃力,板凳席卻始終不見許鐘豪身影。這位身高2米12、體重127公斤的內線球員,本賽季總決賽至今零出場。許鐘豪2021年加盟廣廈,合同即將在6月到期,此刻卻枯坐替補席。
回顧他的職業生涯,八一隊12年生涯后轉投廣廈,卻因多次爭議犯規被貼上“惡漢”標簽。2022年肘擊廖三寧致其骨折,2023年蹬踏特林布爾,多次處罰讓他爭議纏身。
但本賽季常規賽,他仍有場均7.1分鐘出場時間,總決賽卻徹底被棄用。
球迷發現,當北京隊范子銘、邱天沖擊內線時,廣廈替補席除了外援只剩許鐘豪可換。為何教練王博寧可讓吳驍帶傷硬扛,也不給許鐘豪哪怕一分鐘機會?是忌憚他的犯規風險,還是另有隱情?
合同到期的節點引人猜想。
數據顯示,廣廈板凳球員總決賽場均僅得12分,明顯低于北京隊的25分。許鐘豪的身高和體重在內線具備天然優勢,曾被視為周琦的“對位人選”。但他的防守動作爭議,讓教練在關鍵戰不得不謹慎考量。
吳驍作為獨臂球員,半決賽曾用單臂罰球提振士氣,總決賽帶傷拼搶令人動容。
可籃球是團隊運動,當主力球員體能瀕臨極限,輪換調整尤為關鍵。我個人認為,球員過往爭議不應成為全盤否定的理由,關鍵看如何合理使用。許鐘豪若能控制動作尺度,其內線威懾力或許能緩解廣廈內線壓力。
但教練的戰術選擇必有全盤考量,外界難以知曉更衣室的具體決策。CBA賽場上,替補球員的使用往往影響比賽走向,此次棄用引發廣泛討論。有球迷質疑是否因合同到期不愿給球員表現機會,也有人支持教練的穩妥策略。
籃球的魅力在于不確定性,每一次人員調整都可能改變戰局。許鐘豪的總決賽板凳生涯,成為本次系列賽的一大懸念。無論最終是否上場,球員的職業態度不該被忽視,他場邊的專注同樣是球隊一員。
總決賽尚未結束,廣廈能否逆轉局勢,內線輪換是否會有變化?籃球場從不是非黑即白的判斷題,如何激活每一份戰力,考驗著教練的智慧與胸懷。關注后續比賽,看廣廈能否破解內線困局,許鐘豪是否迎來登場時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