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5月20日電 日前,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論壇第四屆部長級會議在北京召開,28個拉美和加勒比地區國家及6個地區組織參加,達成了100多項三年合作項目。對此,多家外媒發文關注中拉論壇成立10年來的豐碩成果,稱贊中拉合作碩果累累,多邊務實合作造福世界。
關鍵時刻,
拉美三國領導人訪華
英國《衛報》、美聯社、彭博社等多家媒體關注到,北京的這場部長級會議,吸引了巴西、哥倫比亞和智利三國總統的特別出席。
《衛報》稱,拉美三個主要經濟體的領導人集體飛赴北京參與對話,表達了與中方建立更長遠合作關系的意愿。彭博社評論稱,此次會議彰顯了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為擴大影響力所做出的最新努力。
路透社近日報道稱,近年來,中國不斷加強與拉美國家的合作。2024年,中拉貿易額超510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這場會議將為7月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的金磚國家領導人峰會鋪路,基礎設施領域的合作可能也將成為重點。”該社寫道。
美國《紐約時報》指出,過去二十年,中國從巴西、智利等國進口大量礦產和其他資源;同時,中國產品例如汽車和家電等極大豐富了拉美市場,中國的投資也為這些國家的橋梁、水壩和港口等基礎建設提供了資金支持。
“在世界呼喚對話的關鍵時期,中拉論壇10年來結出累累碩果。”阿根廷《第十二頁報》發文稱,對中國而言,地理距離不是障礙,中拉始終平等互信,團結協作,中國正致力于繼續深化這條南南合作共贏之路。
“一帶一路”倡議
架起中拉合作新橋梁
十多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從亞歐大陸延伸到非洲和拉美,成績斐然。據報道,拉美有23個國家同中國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諒解備忘錄。
5月14日,哥倫比亞正式加入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在中哥兩國建交45周年之際,哥倫比亞正式加入‘一帶一路’這一覆蓋基礎設施、貿易和投資等多個領域的重大倡議。”古巴拉美社援引哥倫比亞總統佩特羅的話稱,“中國是多元世界的一部分,我們希望進一步加強彼此關系,共同前進。”
烏拉圭駐華大使盧格里斯在接受拉美社采訪時稱,過去10年來,中拉關系取得顯著發展,“中國已成為拉美地區投融資的重要參與者,為該地區帶來了發展和繁榮。”
拉美社尤其提到,近日,300輛中國制造的電動公交車抵達智利,這是中國產1800輛電動公交車中交付的第一批,將有利于改善智利的公共交通服務系統。
“貿易是中國與拉美之間的重要合作紐帶。”英國《經濟學人》雜志指出,多數拉美國家從中國進口的產品越來越多,中資企業也在拉美投入大量資金,除了礦業和農業等傳統領域,合作還延伸到了電信、可再生能源和電力等領域。
根據《經濟學人》雜志委托進行的最新民調顯示,拉美民眾對于中國的好感度正在迅速提升。在進行調查的大多數地方,中國被認為是更為可靠的貿易伙伴、更有禮貌的大國。
來源:中國新聞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