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東和廣西地區,黑魚有著生魚、財魚等多種俗稱。這種魚不僅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又因為兇猛的捕食習性而深受釣友們的喜歡。不過在2021年7月,有位廣東韶關的釣友在郊外小河釣魚時,意外發現兩條大黑魚在水面徘徊不去,看起來很好釣的樣子,可這位釣友卻并沒有去釣它們。
這位韶關釣友說,他當時發現這兩條黑魚正在保護剛剛孵化出來的小黑魚,他覺得將它們釣走不太合適,于是就默默地收起了魚竿,換了一個地方釣魚。雖然這個決定看似很簡單,但是卻反映出了韶關釣友對自然規律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黑魚的繁殖習性在淡水魚中確實挺特別的,它們不僅實行一夫一妻制,更展現出令人驚嘆的撫育行為。與常見的鯽魚、草魚等產卵后立刻離開的魚類不同,黑魚父母會共同守護魚卵直至它們孵化,孵化出來之后還會繼續照料幼魚好幾周的時間,在這期間,黑魚父母會驅趕潛在的捕食者,為幼魚提供保護。在南方春夏之交的時期常常能看到拖家帶口的黑魚群。
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黑魚這種護仔行為具有重要的意義。有研究表明,在黑魚的保護之下,這些幼魚的存活率會得到大大提高。如果沒有黑魚的保護,這些幼魚的存活率通常不足10%,如果有了黑魚的保護,它們的存活率可提高至50%以上。這種撫育行為確保了黑魚的種群在激烈的生存競爭中得以延續下去。
值得注意的是,護仔期的黑魚往往會表現出更強的攻擊性,這使得它們更容易被釣走。在傳統釣法中,使用青蛙等活餌特別容易引誘護仔的黑魚上鉤。如果是用路亞釣法,那些能夠模擬小魚或蛙類的擬餌同樣會有不錯的效果。不過,如果將處在護仔期的黑魚釣走的話,肯定是會影響到幼魚存活的。
在當前我國淡水生態系統普遍偏脆弱的背景下,這位釣友的選擇表現出了難得的生態保護意識。在網上,他獲得了眾多網友的點贊,不過有一些自稱見多識廣的網友提出了不同看法,他們聲稱自己曾多次目睹大黑魚吞食幼魚的場面,認為不釣走大黑魚反而會導致幼魚全軍覆沒,這種觀點在網上引發了不少爭議。
要理解這一現象的話,就需要深入了解黑魚的護仔行為。實際上,所謂的大黑魚吃小黑魚在多數情況下是一種誤解。黑魚在感知到危險時,會將幼魚含入口中進行保護,只不過由于黑魚本身就是兇猛的肉食性魚類,這種保護性的動作很容易被誤認為是捕食行為,其實這與虎毒不食子的自然法則是一致的,即便是最兇猛的掠食者,在繁殖季節也會展現出強烈的護幼本能。
作為淡水生態系統中的頂級捕食者,黑魚在維持水域生態平衡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們通過捕食小型魚類和甲殼類動物,有效控制了它們的數量,防止某些物種過度繁殖造成的生態失衡。同時,黑魚也是許多水鳥的重要食物來源,構成了食物鏈循環的關鍵環節。
不過由于前幾年的濫捕、棲息地喪失等因素,我國野生黑魚資源面臨著嚴峻挑戰。據有關數據顯示,在過去的十年間,自然水域中的黑魚數量下降了近40%。在這種情況下,保護繁殖期的黑魚就顯得特別重要。
總的來說,黑魚的護仔行為是大自然賦予的生命奇跡,而人類對這種現象的理解和保護則體現了文明的進步。從一條魚的命運到整個生態系統的健康,每個看似微不足道的選擇卻可能產生深遠的影響。在這個生態保護意識覺醒的時代,每個人都可能成為改變生態的力量,就像這位韶關釣友一樣,用一個簡單的決定就為保護生態環境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