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漂是我們釣魚眾多環節中最關鍵的技巧之一,浮漂調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漁獲的多少,那我們該怎樣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地調漂呢?其實,很多有經驗的老釣魚人都有其自己的調漂口訣,今天就跟各位釣友聊聊這些口訣,句句都是值得收藏的寶貴經驗!
口訣一、調高釣低頓口多
如果在釣魚的時候經常出現頓口,或者是黑漂的情況,一般采用的都是調高釣低的釣法。所謂調高釣低,簡單來說,就是將浮漂的調目設定得較高,而釣目則相對較低。這種調漂方式屬于比較經典的調漂方法,使用的釣友比較多和普遍。
調高釣低從原理上講,當調目高于釣目時,浮漂的剩余浮力較小,魚咬鉤時產生的信號能夠更迅速、更明顯地傳遞到浮漂上,因此浮漂在調高釣低的時候就會出現較多的頓口,或者是黑漂的漂相。但需要注意的是,調高釣低并非萬能的。我們在一些特殊的垂釣環境中,比如水底淤泥較厚或者小雜魚比較多多的水域,就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靈活調整。
口訣二、調低釣高頂漂多
當我們釣鈍的時候,浮漂會經常出現頂漂的漂相。比如調平水釣兩目時,其頂漂的漂相就非常多。因為在調低釣高的狀態下,雙餌到底后基本上是躺底的狀態。由于雙餌躺底,子線在水底彎曲程度較大,魚在吃餌后基本上是抬頭游動,帶動鉛墜上移,從而更容易出現頂漂的信號。
口訣三、小魚釣高打頻率
這里所說的“小魚”并非專指小雜魚,而是指我們所垂釣的目標魚為一些小型魚類,由于小型魚基本都在中上層水域,就算底層有小魚,也經常會跑到中上層來咬鉤。因為中上層的浮游生物比較多,而這些浮游生物是小型魚類的天然餌料;再就是中上層水域的氧氣含量也較高,會更加適合小型魚類的生存。所以我們在釣小體型魚種的時候,可以釣得高一些,這樣能夠更敏銳地捕捉到小魚咬鉤的輕微信號。而“打頻率”則是指快速地拋竿、提竿,通過頻繁的操作來增加中魚的機會。這種策略的優勢在于,能夠在短時間內覆蓋更多的水域,吸引小魚的注意。
口訣四、大魚釣底抓死口
喜歡釣魚的朋友都知道,大體型的魚類多居于水域的底層,當我們的目標魚是大魚時,釣底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那我們如何釣底比較好?我們可以選擇無鉤調平水的方法。就是先不掛魚鉤,通過增加或減少鉛皮,使浮漂的漂尖與水面平齊。這樣在掛上雙鉤和餌料后,鉤餌在水底基本處于躺底狀態,這樣既能過濾掉上層小魚鬧窩的虛假信號,又更容易抓到大魚吃餌的死口。
【新品】一瓶蓋誘食劑
誘魚、聚魚、留魚只要一瓶蓋
另外我們也可以用調一目釣兩到三目的釣底方式。這種調漂方法能讓子線在水底有一定的彎曲度,當底層大魚咬鉤時,浮漂的動作相對沉穩,多為緩慢下沉或黑漂,便于準確判斷抓死口的時機。
口訣五、連續空竿上推浮漂
很多釣友可能都遇到過浮漂有動作,但提竿卻不中魚的情況,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之一可能就是釣得過靈,鉤餌沒有到底。由于鉤餌懸浮于水中,魚在觸碰或輕吸餌料時,浮漂就產生了信號,導致提竿空竿。
此時我們可以通過上推漂,增加釣目,讓鉤餌自然到底,這樣既可以過濾掉一些假信號,還可以降低魚吃餌時的警惕性,從而更準確地抓住魚真正吃餌的動作。我們在上推浮漂是有一定的技巧。每次上推的距離不宜過大,通常以半目到一目為宜。這樣逐步微調,可以更精準地找到合適的釣目。
口訣六、有魚無口下拉浮漂
如果發現魚的活躍度較高,但浮漂信號不明顯,這種情況下可能就需要適當下拉浮漂。再就是當天氣悶熱,氣壓低,水中的溶氧量較低的時候,魚就會出現上浮的情況,魚一旦上浮基本上就不怎么開口。當我們遇到魚上浮的情況時,那就不要一味的釣底了,我們可以試著下拉浮漂來調整,讓鉤餌適當離底,從釣底改為離底釣。這樣要比直接釣底等死口更容易中魚。
我們通過下拉浮漂的方法能夠增加釣組的靈敏度,讓魚在吃餌時浮漂能更快更準確地反映出信號。但也要注意,過度下拉浮漂可能導致釣餌在水中的狀態不穩定,或者魚鉤不能到底,影響釣魚效果。
總之,釣魚有釣魚的諺語,調漂有調漂的口訣,這些調漂口訣都是老釣魚人的一些調漂經驗的總結,蘊含著釣魚人的智慧和經驗。我們如能正確理解其意,其實也是一種收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