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是賴清德任職滿一年的日子,照例來講,他發表的講話大概就是臺當局接下來的基本路線。所有人都關注這位“務實的臺獨工作者”究竟會發表出怎樣匪夷所思的言論?結果,賴的表態超出大部分人預料,難不成兩岸有望回歸九二共識?
據臺海網報道,國臺辦發言人陳斌華表示:“不管臺灣地區領導人講什么、怎么講,都改變不了臺灣是中國一部分的地位和事實,改變不了兩岸關系向前發展的方向和步伐,更阻擋不了祖國終將統一、也必將統一的歷史大勢”。
在此之前,賴清德放低姿態,不再對外激進的表態稱兩岸“互不隸屬”,而是愿意“合作”。當然,在賴清德的敘事系統中,所謂“合作”就是在扭曲兩岸關系,企圖將臺灣放在對等的位置上。
在此之前,賴清德在接受采訪時表達出兩岸“大小公司論”,被藍營解讀為給“統一開出的條件”。
作為一個標準的政客,賴清德能展現出反復無常的嘴臉,并不讓人意外,但在短時間內態度急轉直下,卻有些超出常態,這會損失一定的票倉。
能讓賴清德認慫的,也只有美國總統特朗普。
在中美關稅戰談出“突破性共識”后,特朗普便公開表態稱:“中國開放市場對中美兩國都是件好事兒,也有利于統一于和平”。
雖然這句話說得沒頭沒尾,但“統一與和平”,就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臺海局勢,而鑒于特朗普的個人性格,也不排除會拿美國對臺的支持與承諾做中美之間交易的籌碼。
若民進黨丟失美國支持,或成為特朗普手中籌碼,基本上就是秋后螞蚱,蹦跶不了幾天。
賴清德深知這一點,因此在特朗普改口后,他個人行徑也低調了許多,甚至暗戳戳的開出談判條件,但此時再“回心轉意”,也是在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賴清德示弱的第二個因素,便是島內在一年的時間內,民心已經發生巨大變化,賴的支持率在前兩天發生“死亡交叉”,反對者首次超越支持者。
對美關稅過于軟弱、對內經濟刺激政策暴露疲態、發動“大罷免”搞綠色恐怖等因素相互疊加,而最重要的是臺海陷入兵兇戰危的狀態已是昭然若揭的。
“臺獨”武裝既定的“焦土戰術”,讓每一位身處險境的臺灣民眾都不自覺的感到厭惡,支持率下降僅是時間問題。
賴清德想繼續走下去,就不得不收起自己激進的主張,回到蔡英文時期打太極的方式,但就目前的情況而言,他醒悟的著實是有些晚了。
兩岸都看出賴清德丑惡嘴臉的本質,因此在其兩度釋放談判信號后,國臺辦直接不改措辭的回應,絲毫沒回應賴清德所謂的“善意”。
其實現在的賴清德根本不值得信任,畢竟他的精神標桿特朗普本就會出爾反爾,那憑其鼻息生活的臺當局,又怎么會有長遠定性呢?
總而言之,島內各方勢力不應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盡早回到九二共識上,才是唯一的和統出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