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食品安全牽動著千家萬戶的心弦,整治"校園餐"腐敗問題始終是社會關注的焦點。
最新一期《中國紀檢監察》雜志以四川綿陽為例,揭開了"校園餐"專項整治的冰山一角。
其中披露的案例令人觸目驚心:一所中學的食堂經理竟將貪婪之手伸向每個價值僅兩毛錢的面包,累計斂財逾百萬。
在《四川綿陽 持續深化校園餐"后半篇"整治》的專題報道中,平武中學原食堂經理吳某的貪腐軌跡被完整勾勒。
這位2019年8月走馬上任的食堂經理,短短兩個月內就撕下了偽裝的面具,將學校食堂變成了個人"提款機"。
他長期收受供貨商賄賂,導致學生餐食質量每況愈下,讓本該滋養青春的營養餐變成了"雁過拔毛"的斂財工具。
辦案人員痛心地指出,吳某的貪腐行為堪稱"無孔不入"。就連小賣部里最普通的面包,他都要從中抽取0.2元的"回扣"。
經年累月,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面包錢"竟也積少成多,最終讓這位食堂經理涉嫌受賄金額高達102萬元。
目前,吳某已被移送司法機關,等待他的將是法律的嚴懲。
更令人憤慨的是,在梓潼縣觀義初級中學,學生與教職工的餐食待遇形成了鮮明對比。
學生們不得不依靠老干媽辣醬下飯,而教職工的餐盤卻堆滿了豐盛的肉類。
這種"冰火兩重天"的用餐差異,暴露出學生伙食費管理中的嚴重問題。
當地紀委監委迅速行動,通過部門聯動、深入排查,一舉發現82件違規線索,讓被"揩油"的飯菜重新回到學生餐盤。
當前,全國多地正如火如荼地開展"校園餐"專項整治。從山西高平到陜西西安,各地紛紛開通舉報渠道,鼓勵社會監督。
這種"零容忍"的態度,正體現了中央紀委"持續深化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的堅定決心。
讓每一分伙食費都真正用在刀刃上,讓校園餐桌重現應有的溫暖與潔凈,這既是家長的期盼,更是社會的共同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