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慶文藝志愿者生態環保主題作品(第四輯):肇慶市鼎湖區華僑城小學師生生態環保主題作品
繪畫:保護森林 人人有責
作者:三1班潘潼
繪畫:保護森林 人人有責(作者:三1班潘潼)
繪畫:我愛美麗的家鄉
作者:三3班莫詩童
繪畫:我愛美麗的家鄉(作者:三3班莫詩童)
散文《迷人的硯陽湖》
肇慶新區華僑城小學 韓月新老師
硯陽湖,位于廣東省肇慶市鼎湖區,是肇慶新區核心區的一個生態景觀湖。這個湖緊鄰鼎湖大道,距離肇慶東站不遠,交通便利。
硯陽湖為開放式公園,供人們休閑、游覽和娛樂。湖區周邊環境優美,與肇慶的山水風光相得益彰。“硯陽”之名,取自肇慶著名的端硯文化,和“陽光”之意,寓意文化與自然的融合。硯陽湖水面開闊,湖水清澈,倒映著周圍的綠樹和天空,景色宜人。湖區建有生態綠道,游客們可以環湖步行或騎自行車,體驗休閑健身的樂趣。
湖岸種植了許多花卉,不同季節呈現不同的色彩,尤其是春季和秋季,花海尤為迷人,令人流連忘返。草坪上,適合家庭或朋友聚會野餐,部分區域允許搭帳篷露營,一家老小樂也融融。
湖邊設有親水棧道和觀景平臺,游客們可以近距離欣賞湖景,或者體驗一下劃船、劃艇等水上活動。有些攝影愛好者慕名而來,取景拍攝,留下精彩的瞬間。 如果在夜間,硯陽湖在燈光的點綴下更顯浪漫,有些游客還乘坐摩天輪靜靜地觀賞湖中夜景。
硯陽湖以其現代與自然的和諧交融,成為肇慶新區的“城市名片”。每逢節假日,來硯陽湖公園休閑觀光的游客絡繹不絕,面對如詩如畫的美景,嘖嘖稱贊……
朋友,如果您有機會來到肇慶新區,切記要逛一逛硯陽湖公園哦,身臨其境地感受一下硯陽湖的迷人景色吧!
詩歌《和硯陽湖說悄悄話》
肇慶新區華僑城小學 二1班 范先蔚
“硯臺里養著鯨魚嗎?”
波紋眨眨眼睛:“噓——
我把星湖疊成紙,
給月亮寄信去。”
“柳樹長發誰梳妝?”
露珠排隊答得急:
“朝霞借我金梳子,
風兒編辮到湖底。”
“荷花船要開哪里?”
青蛙船長敬個禮:
“載滿肇慶青山歌,
一路唱向春天里!”
詩歌《河岸練習曲》
肇慶新區華僑城小學 梁民海老師
春分那天,
我們給每棵樹苗別上嫩綠的校徽。
紅領巾們俯身時,
河水正把生銹的漁網
翻譯成透明的五線譜。
舊電池在土壤里結痂,
志愿者衣袖挽起的三月,
撿拾星光的孩子,
用玻璃罐回收了六個,
被農藥弄臟的韻腳。
二十年后的白樺林,
在年輪里找到我們種下的
圓規畫出的漣漪,
那時所有山脈都將學會用年輪朗誦今天的日記。
當最后一片雪融進墨水瓶,
遷徙的翅膀掠過天空,
橡皮輕輕擦去工業的嘆息,
在河流拐彎處,
我們正把春天釘成標本冊。
作文《校園生長志——千棵大樹進校園紀實》
肇慶新區華僑城小學 張明芬老師
【驚蟄·新生】
三月七日,起重機吊起裹著原生土球的丹桂時,整個六年級趴在走廊數年輪。來自鼎湖各單位捐贈的105棵喬木在此落戶,每株樹干都系著專屬二維碼——掃開是原生態位的海拔、樹齡,以及未來固碳量的計算公式。后勤主任的移植日志里記著:移植首周澆灌黃泥漿水12噸,支撐架消耗毛竹500根。
【立夏·丈量】
五年級科學課的《樹木生長檔案》成了最受歡迎的作業。李曉明小組發現:移植時周長42厘米的香樟,每月平均增粗0.7厘米;林朵朵在觀測筆記里畫下樹冠投影變化圖,正午蔭蔽面積較三月擴大4.6倍。校醫室數據同步更新:呼吸道感染病例同比下降31%,眼保健操時段靠窗座位不再需要拉窗簾。
【梅雨·守護】
六月十二日暴雨黃色預警,男生們冒雨加固樹木的身影讓勞動課有了新案例。傾斜的杜英樹下,孩子們用數學課教的勾股定理計算支撐桿角度,勞動課學的繩結技法派上用場。被救活的深山含笑開出第一穗花時,曾在樹下亂丟垃圾的張浩主動申請當了護樹隊長。
【小滿·識木】
“這是能分泌殺菌物質的檸檬桉”“那棵秋楓的翅果可以做天然書簽”——課間操隊伍里常飄著這樣的對話。二年級設立的“樹語者”信箱收到童稚的觀察報告:“木棉樹下每天多三個蟬蛻,像給大地釘金色紐扣”。最年長的榕樹如今掛著23個班級的許愿瓶,透明玻璃里裝著孩子們寫給十年后大樹的信。
【寫在葉脈里的未來】
六月鳳凰花開,移植時僅有手腕粗的鳳凰木突然開花。紛揚的紅瓣中,總務處貼出新告示:今秋將增建昆蟲旅館與雨水花園。那個曾在樹根刻字的孩子,如今把身高刻度留在樹干,下方添了行小字:“等妹妹上學時,這里會是森林教室吧?”
來源:肇慶市文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