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南方都市報報道,俄羅斯與烏克蘭代表團近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舉行直接談判。此次談判由土耳其外交部長哈坎·費丹主持,是俄烏雙方三年來首次面對面會談,持續近兩個小時。
俄羅斯代表團團長、俄總統助理弗拉基米爾·梅金斯基16日在談判結束后說,俄烏近日將各自向對方移交1000名被俘人員。他說,俄方對談判結果總體滿意,愿意繼續同烏方接觸,烏方代表團提議兩國領導人舉行直接談判,俄方對此“已經知悉”。
普京(資料圖)
談判雙方在土耳其的總統辦公室會面,會談形式復雜,包括兩輪三方會談,但從一開始,會談就充滿了不確定性和緊張氣氛。俄方在談判中提出的停火條件包括要求烏克蘭從四個州撤軍,并將哈爾科夫和蘇梅地區變成戰爭緩沖區。這四個州指的是俄羅斯在2022年9月宣稱已吞并的頓涅茨克、盧甘斯克、扎波羅熱和赫爾松。對于烏克蘭而言,這些條件無異于放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因此烏方代表團當場拒絕了這些要求。
不到兩個小時談崩,表面上看是俄方的要求無禮且令人無法接受,實質上是這場歷時3年的戰爭還遠沒有到結束的時候。盡管特朗普如何賣力為停火做吆喝,交戰雙方仍是想用戰場實力說話,而非踏踏實實坐下來談判。談崩之后,接下來就是看誰能熬得更久。俄羅斯目前展現的態度很明確:不怕持久戰,做好了打到底的準備。無論是軍工生產、征兵系統,還是戰略目標,都透露出3個字,還能打。
特朗普(資料圖)
值得一提的是,據環球時報援引俄羅斯媒體近日報道,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杰夫警告稱,西方國家的“最后通牒”對結束俄烏沖突沒有幫助。梅德韋杰夫當天在社交媒體發文稱,所有向俄羅斯發出“最后通牒”的人都應該記住,僅靠和平談判并不一定能結束敵對行為。談判失敗可能導致沖突進入有新武器和新參與者的“更可怕的階段”。此前,法國總統馬克龍16日表示,如果俄方繼續拒絕回應停火提議,歐洲將與美國協調實施更多對俄制裁。
梅德韋杰夫近年來以強硬派形象出現,梅德韋杰夫的警告可能促使西方重新評估其強硬立場,推動更務實的談判策略。如果美歐意識到最后通牒可能導致沖突升級,或許會更傾向于妥協。他的警告可能并不完全代表俄羅斯的最終政策,但反映了俄方高層對西方意圖的深刻不信任。
澤連斯基(資料圖)
5月18日,路透社一則報道震驚國際社會:俄羅斯對烏克蘭境內目標發動了大規模無人機襲擊,烏克蘭官方稱,這是自2022年沖突爆發以來俄羅斯發動的最大規模無人機襲擊。烏克蘭空軍表示,截至當地時間上午8點,俄羅斯發射了273架無人機,主要目標鎖定在烏克蘭中部的基輔州以及該國東部的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和頓涅茨克。在無人機襲擊的當晚,烏克蘭政府連續9個小時向基輔及其周邊地區、烏克蘭東部地區發出空襲警告,直至當地時間上午9點左右才解除。
從這能夠看出,俄羅斯是在給烏克蘭施加壓力,警告烏克蘭,以他們現在的實力是沒有在這場戰爭中有討價還價的條件的。
也是在5月18日這天,有記者向普京提問:“俄羅斯需要什么樣的戰果?”普京回答,這場軍事行動要達成4個目標。第一,要“清除引發這場戰爭危機的根源。”第二,要“創造持久穩定和平的條件。”第三,要“保障俄羅斯的國家安全。”這一點,其實是前兩個條件要達成的最終目標,想要表達的意思是一樣的。第四,要“維護那些把俄語視作是母語,把俄羅斯視作是祖國的人民的利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