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方步舟,自青年時便追隨賀龍,參加過我黨軍隊誕生的南昌起義。
土地革命期間,為開辟鄂東南根據地立下過汗馬功勞,又在第四次反圍剿戰役中付出了巨大的犧牲。
賀龍
這樣的的人本應該是民族英雄,卻奈何因為沖動而離開了隊伍,錯投了國民黨。
1949年,他帶著近一千人的隊伍再次回到我我們的懷抱。
接收隊伍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立即將情況電告司令陳毅,與眾人商議后,陳毅給出了八個字的批復。
這個批復的內容到底是什么?他為什么要給出這樣的批復呢?意義是什么?
一、功績
方步舟,1900年出生于湖北黃石市管轄下的大冶市,此地因為地理位置絕佳,向來有著素“江南聚寶盆”的美稱。
其家庭自然也比較殷實,供他念完了大學。
在那個年代,大學生可不是一般的存在,多少人一輩子只能在同一土地上刨一輩子食。
但凡有志之士,在那個年代,都會不可避免地擔憂自己的民族。
方步舟也不例外,眼看著國家淪落至此,若不能挺身而出,做一些事情,豈不辜負的大好的年華。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他認識了賀龍,在救國與讀書之間,他做出了東漢時期班超同樣的選擇:投筆從戎,并且做好了隨時犧牲的準備。
南昌起義后,他又輾轉來到了紅軍的根據地,擔任東南道委書記,那一年,他才三十一歲,正是建功立業最好的年紀。
次年,他成為了獨立師3師的師長,1933年7月,他又被提拔為新編17軍的政委。
遺憾的是17軍的番號并沒有保持多久,因為第五次反圍剿失敗,部隊減員嚴重。
而他所帶領的3師因為所接受的任務更為嚴峻,人數直接銳減到幾百人。
不僅僅是他所在部隊,因為王明、博古等人的錯誤指揮,整個紅軍都遭受了自創建根據地以來的最大損失。
戰略轉移開始了,需要有一支隊伍留下迷惑敵軍,為大部分成功脫離包圍圈換取時間。
留下的隊伍兇多吉少,方步舟所在的3師與紅16師組成了新編16師,方步舟繼續擔任師長,同時接受了這一艱難的任務。
留下來與走出去同樣艱難,蔣某人早已動用了數倍于我的部隊,準備徹底剿滅我軍。
形勢萬分危急,方步舟沒有放棄抵抗,在幾乎不可能的情況,一次次帶領部隊從敵人的魔掌中逃出,當然,部隊最終僅僅剩下百余人。
即使這樣,他也從來沒有想到過投降,而是通過游擊戰的方式一方面擴充兵員,一方面趁機殲滅敵人小股部隊,以換取必須的彈藥補充。
當中央紅軍行走在草地上時,他與當時的省委領導陳壽昌和傅秋濤一道,前后3次重新豎起紅16師的旗幟,幾度使得蔣某人訝異于我軍的生存能力。
1935年,部隊人數激增至五千,此時的師長乃悍將劉彥剛,方步舟則擔任政委一職。
這一年他們轉戰湘鄂贛,通過伏擊多次與敵人展開激戰,發生于湖北省崇陽縣境內的大源橋戰役中,16師不懼裝備精良的敵軍50師,與之交戰數小時,對其造成重創。
崇陽一戰中,又采取圍點打援的方式,殲滅敵軍來支援的兩個營。
最揚眉吐氣的一戰當屬于發生在湖南平江縣境內的虹橋戰役,他們成功殲滅了來犯之軍19師的兩個團的兵力。
蔣某人豈會讓我們再次做強做大?他馬上做出了部署安排,60個團的兵力集體出動,迅速包圍了湘鄂贛邊區,我軍瞬間了成了甕中之鱉。
敵強我弱,即使神仙也不可能毫發無損地飛出包圍圈,以劉彥剛、劉步舟為首的16師沒有選擇退縮,而是積極地準備地反圍剿戰爭。
幸運的是他們突圍了,不幸的是他們只剩下一百多人,師長劉彥剛壯烈犧牲。
接下來到底該何去何從?借此解散?還是繼續似乎沒有什么希望的堅持?
二、回家
這個時刻,不但是他們,連成功抵達陜北的中央紅軍同樣艱難。
我黨的前途到底在何方?到底什么時候能實現建立新中國的夢想?誰也不敢想到底還有多少時間。
方步舟沒有放棄,既然人數少了,那就不當什么師級干部,他們又以游擊隊的形式繼續斗爭。
幸運的是由于“兩廣事件”的爆發,蔣某人暫時無暇顧及這里。
方步舟有了短暫的休整時間,不到半年的時間,部隊人數增長至千余人,他又恢復了16師的番號,那一年是1936年,當年的年底發生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
在張學良和楊虎城的兵諫下,蔣某人同意了聯合抗日,也就是說國共迎來了第二次合作。
聽到消息后的方步舟非常開心,他認為終于捱過了最艱難的時刻,接下來,國家的主要任務就是共同抗擊日寇,國民黨應該不會在來圍剿我們啦!
他寫信邀請時任湘鄂贛省委書記傅秋濤來鄂東南指導工作,為了早一些與省委領導相見,方步舟失去了以前的警惕心,帶領隊伍經常性出現在縣城等比較危險的地方。
傅秋濤
結果,就是因為他的疏忽和大意,致使我軍再次遭受了來自于蔣某人的致命打擊,好不容易建立的隊伍再次傷亡過半。
與省委領導相遇后,傅秋濤嚴厲地批評了其錯誤,并在大會上公開批評其錯誤,并給予其開除黨籍的處分。
方步舟感覺委屈,自己九死一生,刀里來,火里去,幾次瀕臨生死的邊緣,即使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難道就因為這個錯誤,就要開除他的黨籍?
憤憤不平之下,當天夜里他以查崗哨為借口離開了隊伍,投向了敵軍的懷抱。
其實他到了敵軍陣營后,便后悔不已,聽說南方的游擊隊重新改編為新四軍后,他再次找到了湖南平江辦事處,表達渴望回去的想法,卻遭到了拒絕。
但是他始終沒有忘記我黨,在敵營工作期間,他經常為我軍的地下工作者提供便利,也正是因為這些事情東窗事發,他被敵軍司令官薛岳以“縱匪”的罪名關入監獄五年有余。
薛岳
當他出來的時候,已經臨近1949年,好友深知他的能力,邀請其加入自己的綏靖大隊擔任副隊長,也正是因為這個職位,他得到近距離接觸蔣某人的機會。
隨著解放戰爭的推進,國軍大勢已去,蔣某人為向黨內高層“請罪”,主動下野,而保衛工作意外落到了綏靖大隊手中。
方步舟知道機會來了,如果他能夠成功地活捉蔣某人,必定會重新獲得加入我黨的機會。
經過一系列嚴密的計劃,他將時間定在了1949年的4月23日。
可事情最終還是敗露了,原來大隊長葛國華是一個陽奉陰違之人,表面上答應,內地里早就將我們的計劃托盤告訴了劉培初。
若不是其手下提前發現,他們一行人怕是早就身首異處了!方步舟眼看著計劃擱淺,只能帶著隊伍找到舊時朋友譚啟龍。
譚啟龍
譚啟龍雖與之有情誼,但也不知如何安置他?
時任三野司令的陳毅接到消息后,多方打聽方步舟為人。
土地革命時期,曾與之共事過的鐘期光和阮賢榜都肯定了他的功績,另外,還有一些蒙他搭救的人士也表示他始終在我們做事。
最后陳毅給出了八個字的批示:將功折罪,既往不咎!
這個批示意義重大,當時我黨已經迎來勝利的曙光,我們的態度決定了敵人是繼續負隅頑抗,還是舉手投降。
而陳毅無疑做出了最正確的抉擇,眾所周知,幾個月后,一個嶄新的中國將冉冉升起于地球的東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