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里有個網友,安徽農村人,在蘇南一帶做生意,這兩年穩中向好,年初把生意停了,想著回老家待一段時間,幫父母干點農活。
這兩天又在群里騷起來了,感覺不大對勁,問他是不是不在老家了。他發了個照片,在老家差不多一個月左右,天天曬太陽干活,穿個短褲,短褲以下的腿已經曬得發紅了。
現在的農村,除了干活確實很累很費人之外,還有個問題,就是人太少了,連串個門聊個天,也很難找到幾個人,都是老人。
去年9月回老家待了20天,一開始還好,因為剛好趕上收玉米,不少人在村里,但是中秋假期一結束,人都走了,村里馬上就沒人了,一天一天看不到一個人從大門外面的大路上過去。
這種生活是很無聊的,無聊到發慌,一開始還能刷手機,后面就連刷手機都不想刷了。別看現在偷摸刷手機感覺很開心,當你真的每天生活就剩下刷手機的時候,你也會刷到不想刷。
以前晚上村里還有很多狗,一個狗叫,全村的狗都能跟著叫起來,現在連狗都很少了。
小時候最熱鬧的一條胡同,現在完全廢棄了,前幾年回去還能走走看看,回憶回憶,現在已經完全是荒草萋萋,就不大敢進去了。
我帶孩子回去,還在村里老家住一段時間,堂弟帶孩子回去,只能白天在老家玩兒,晚上就得回城里他妹妹家去住,因為孩子不習慣旱廁,在老家不肯上廁所。
村里人少了,動物就多起來了。前幾天就看報道說,子午嶺又出現了花豹,這玩意兒在我們那邊絕跡快一百多年了,現在居然又出現了,可見村里的人已經少到了什么程度。
村里的山溝溝里,一百多年前有狼,但我小時候就沒聽到誰見過了,這兩年聽村里人說,又開始有了。
農村就是這個現狀,不光是人在變,農村也在變。小時候沒見過外面的時間,覺得村里的生活就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的,但見過了外面的世界之后,很難再適應村里這種近乎時間靜止的生活狀態了。
尤其是年輕人,無論能不能找個過得去的工作,寧可在城里租房住,也不愿意回村里老家住,甚至過年也只是回去看一下父母老人,很快就走了。差不多每年春節初五之后,村里就會恢復到安靜得讓人覺得害怕的狀態。
父母在,還能經常回去看看。父母不在了,老家長時間不住人,如果回去要住,光是收拾就要好幾天,院子里的雜草,房子里的灰塵,水電煤和日常用品,鍋碗瓢盆還好,米面菜油這些不買不行,買了吃不完就只能扔掉。等到把這些都弄好,住不了幾天,就又得走了,很不劃算。
甚至都不要說老家偏遠的農村,就是上海周邊的別墅,位置如果不大好,周圍沒什么配套,住著也很不方便。這兩年看了不少這種周邊的別墅,發現很多就只有房子,買點生活用品,都得開車去五六公里之外的商圈。
這種情況如果只是短住,可能問題不大,但要一直住在那,是很難適應的。哪怕是剛退休的老人,也未必能住的慣,因為他們還要三天兩頭上醫院,還要有菜場什么的,也會覺得不方便。
所以,前幾年有些年輕人開始拿著錢到處去買個小院子,新疆的沙漠綠洲,大興安嶺深處,云南的什么大山里,山東海邊的小村子,很多人拍這種小視頻,但最近看起來,第一批去過小院生活的人已經開始準備賣掉院子回城里了。
一方面是這種生活就是把消費壓縮到極限,也還是要花錢的,光靠種地是沒法維持生活的,而拍小院生活視頻現在也不賺錢了;另一方面,很多人本來就是失業之后才去的,想換個活法,但最終還是會發現無法適應這種生活,只能再次逃離,返回城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