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旬,陽光和煦, 松軟的黑土地泛著潮意,走進通遼市科左后旗散都蘇木呼勃嘎查線椒種植示范基地,機械轟鳴、田疇息壤,隨著齒輪轉動,地膜鋪設、滴灌帶埋設、辣椒籽播種及覆土壓實等工序有序進行。
今年,呼勃嘎查敏銳把握市場機遇,針對村里土地收益不高、勞動力富余的實際情況,通過土地流轉整合資源,因地制宜帶領村民發展線椒種植產業。依托科左后旗招商引資,與四川成都添府食品公司合作,集中流轉土地3000畝,結合“黨支部+企業+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初步形成了集“育苗、種植、收購、加工和銷售”為一體的全產業鏈線椒種植模式。
“土地流轉的價格是每畝地800元,涉及到150戶群眾,線椒種植基地在種植、采摘季,都要吸納周邊村民務工,能夠帶動勞動力2000余人次就業。現階段栽辣椒苗每天需要10臺車、130人務工,車工每天1200元,人工每天120-150元不等,帶動了呼勃、散都、敖包等周圍嘎查村村民就業。除此之外,種植經濟還帶動了部門村民‘盒飯經濟’發展,以每盒10元的價格供應給務工人員,讓老百姓實現多元化收入。”呼勃嘎查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葛新介紹道。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去外面打工也不方便,現在在家門口干活,既能照顧老人孩子,又能補貼家用,加上土地流轉,今年預計能增收5000元。”村民包寶林笑著說。
群眾要致富,產業作支柱。近年來散都蘇木全面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以呼勃嘎查為試點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在鮮食玉米產業基礎上擴線椒產業,構建“田間到餐桌”全產業鏈,推動農業向規模化、產業化、品牌化邁進。通過土地流轉整合資源,形成“黨支部引領協調、企業技術管理賦能、農戶流轉務工增收”的“土地增效、農民增收、產業增勢”共贏格局。線椒產業既豐富群眾“菜籃子”、鼓足“錢袋子”,更“辣”出鄉村產業路,如今呼勃嘎查線椒茁壯成長,承載著農戶對豐收的期盼,為鄉村振興注入動力。(王琳琳)
來源:科左后旗委宣傳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