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河北的天像翻書似的。前幾日中南部熱得冒火,37到40度的高溫烤著地頭。玉米苗耷拉著葉,大棚里的菜秧子也蔫巴巴的,老農們直發愁。
今兒風向一轉,北邊的冷空氣帶著雨來了,預報說明晚到22號多地有雨。可不同的預報說法有點不一樣,有的說中雨有的說小雨,大伙心里多少有點懸。不管雨大雨小,這天氣急轉對地里的活計可是個考驗。
眼下正是春播作物拔節的時候,高溫剛讓地干透,雨水一來得防著澇。老輩人常說“水來先通路”,溝渠得提前清一清,別讓雨水積在地里泡了根。
大棚戶更得留意,北風加大時檢查棚架穩不穩,薄膜有沒有漏的地方。咱農民看天吃飯,過去靠看云識天氣,現在有了天氣預報,倆結合著看更準當。
比如這次降雨,雖說強對流天氣可能性低,但小雨也得防著土壤板結。我個人覺得,趁雨前給玉米追點肥,雨水一沖,養分能更快到根里。
南邊種蔬菜的鄉親,雨后得及時松土,別讓地面結硬殼悶了苗。
北邊張家口等地可能雨稍大,山地果園要看看排水溝通不通,別讓山水沖了園子。天氣預報有不確定的地兒,咱就多留個心眼,寧可多準備一遍。
像草木灰這土法子就挺好,撒在菜畦邊能防潮,還能當鉀肥使,老輩的智慧不能丟。但也得結合科學,比如葉面肥什么時候噴,得看天氣涼快些的時候,別在大太陽下弄。
這次天氣變化快,最擔心的是有些新手農戶不知道從哪下手。
其實記牢兩點就行,先防極端天氣帶來的直接危害,再補作物急需的養分。村里的種植能手這兩天都在地里轉,看看哪家溝渠沒開好,哪家大棚該加固。
咱種地靠天,但也得主動搶農時,天氣剛有苗頭就動起來,別等問題來了才著急。個別地塊往年容易積水的,得提前挖好導流溝,具體咋規劃?多問問村里的老把式。
這次降雨后,氣溫會降下來,作物可能有個適應過程,得留意有沒有蔫葉黃葉。
總體來說,只要把排水、防風、補肥這幾步做好,就能把天氣變化的影響降到最低。現在最該干的,就是趕緊清溝渠、查大棚、備點速效肥,別耽誤了這茬莊稼。
要是拿不準的,鎮上農技站這兩天都有人值班,打個電話問問心里更踏實。天氣變,農時緊,早打算、勤動手,莊稼才能長得歡實。
種地從來都是和天較勁,咱既有老經驗又有新辦法,啥天氣都能應對得過來。最后記牢:田里的活計等不得,趁著雨前把準備做足,豐收才更有盼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