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沖動是魔鬼”,林老師不會想到,自己會因為一顆糖引發的矛盾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甚至還因此被拘。
本來是一堂很普通的拓展課,為了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林老師想出了用糖果激勵的辦法,萬萬沒想到的是,一個學生因為沒得到獎勵而情緒失控,直接拿起水槍滋了老師一臉。
學生居然當眾對自己挑釁,林老師一氣之下拖著孩子來到窗邊,嚇唬要把他“扔下樓”去。雖然事后林老師解釋窗戶并沒有打開,自己只是想給孩子一個教訓,但家長知道后火冒三丈,直接報警 + 投訴教育局!
教育局一開始只是對老師進行批評教育、讓老師給道歉,但家長覺得太敷衍,不依不饒,把事兒捅到網上。在網上引發軒然大波。有人痛罵“暴力教師必須嚴懲”,也有人感慨“現在的老師太難了,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在輿論壓力下,教育局最終給了老師記過處分,公安機關還行政拘留了老師。
失事情其實發生在4月份,離現在也有一個多月了,學校,老師和家長之間也進行過溝通,但最后家長還是覺得教育主管部門的處理不滿意,選擇在網絡曝光。稍微冷靜想一想就可以知道,老師真的會把孩子扔下樓去?林老師的做法只不過是在維護自己可憐的師道尊嚴罷了,雖然做法的確過激,但應該沒有對孩子造成什么實質性的傷害。
家長認為,林老師的行為對孩子造成了心理創傷,孩子因受到驚嚇而厭學,所以不依不饒,甚至要求學校開除老師。一個孩子在課堂上對著老師劈頭蓋臉地滋水,這種做法難道不應該教育嗎?的確,老師的教育方法過激,對孩子造成一定影響,但是不是就到了非要開除甚至拘起來的程度呢?
當然,林老師的遭遇也給教育工作者們提了個醒,面對學生的挑釁,斷不能沖動行事,方法比情緒更重要,那應該如何進行處理呢?
首先老師要冷靜,穩住局面,深呼吸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必要的時候暫時離開教室,避免矛盾激化。接下來最好找學生單獨談話,傾聽原因,了解因何挑釁,是不滿、誤解還是情緒積壓,再嚴肅指出錯誤。告知辱罵,攻擊老師可能面臨的后果,如警告,記過等等。
必要的時候要及時和家長取得聯系,對家長客觀描述事實,不指責,不訴苦,強調對孩子正確的引導和教育,如果學生有心理問題,聯系心理健康老師進行疏導。
林老師的悲劇,是情緒失控下的兩敗俱傷。懲戒不等于發泄,對學生要守“不體罰、不侮辱”的底線。對于挑釁的學生,學校,家庭也不能一味縱容,正如一位網友所言:“老師不敢管,家長不會管,最終社會替你管。”
教育當然需要“戒尺”,但更需握尺人的智慧?;乜戳掷蠋熓录?,若他當時能冷處理、巧溝通,結局或許大不相同。面對學生的挑釁,老師要做的,不是嚇唬學生,而是用智慧贏得尊重;家長要做的,不是一味護短,而是教會孩子承擔責任。畢竟,今天我們對“熊孩子”的縱容,可能就是明天社會對他們的毒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